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辰八字

千万不要把你的生辰八字告诉别人,被“下降头”真的很可怕_

发布者:游客网友2022-04-05 00:35:31娱乐69次

 

十一年前,网上流传着所谓“重庆红衣男孩事件”,具体的细节过于恐怖,为了不吓坏某些宝宝,我就不在这里详谈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当时,各种关于民间邪术的传说被传得沸沸扬扬。

有说是茅山炼尸术的,有说是摄魂术的。

还有说是被抓去做“樟柳神”的,就是从孩童或者胎儿身上汲取生气,以增强自己气运。

要说今天的社会,已经是文化昌明,但人们对这类邪术的兴趣仍然非常浓厚,而且我们越是回避这类问题,这类问题就变得越神秘,越有吸引力。

或许正如罗素所说:“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它的兴趣。”

与其这样,还不如就让我们大大方方地来谈一谈“怪力乱神”!

通天河里唐僧丢的经——南洋降头术?

除了因僵尸片大火而广为人知的“茅山术”,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南洋降头术”了。

流传于南洋一带的降头术,家传户晓,不论男女老少、富贵贫弱,都深信其术其事。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坎坷,如孩子啼笑反常,夫妇口角反目,丈夫别恋,家庭骨肉不睦,老幼奇异病痛,精神病狂,财运停滞,事业不振等,都能与降头扯上关系,然后求降头师作法医治。

南洋的降头术,据民间传说,是从印度教传来的,唐朝三藏法师到印度拜佛求经,回国时,路过安南境内的通天河,即流入暹逻的湄公河上游。

乌龟精化船渡至一半,突然潜入河底,想害死唐僧,后来唐僧虽不死,但所求的经书都沉入河底,幸得徒弟入水捞起。

至于一同落入河里的经书,仅取回一部份大乘的“经”,另一部份小乘的“谶”,被水流冲入暹逻,被当地人献给了他们的统治者,听说这部“谶”,就是现在的降头术。

另一说法,这部“谶”的正本,流入云南道教的道士手中,遂创立一派“茅山道”,茅山的法术和降头术因此而来,因为手段比较高强,威力远胜暹罗,所以有人说,暹逻的降头术,是从中国的云南传来的。

“降头术”有的写作“贡头术”,这是译音而来,亦有称它为“狂头术”,这是译意而来的。那么,“降头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据说,当降头师修炼到“降头术”的最高级——飞头降时,他(她)会将自己的头连肠带肚,一齐脱离腹腔,腾空而出,其飞如疾矢,咻咻风声过处,便是降头师的夜游魂。

所谓“贡头”、“狂头”、“降头”等叫法,大概就与此有关。

然而,前面提到的关于降头术起源的两种说法都不尽可信。

通天河的故事出自《西游记》,并不是真实的历史,通天河到底是哪条河也没人说得清,最重要的是,三藏法师取的真经是佛教大乘真经,不是什么印度教的经,更没有经和谶之分。

另外,茅山术不起源于云南,而是起源于江苏,降头术与茅山术也没什么明显联系。至于关于降头术的种种“神迹”,恐怕也是后人附会的多!

巫蛊之祸——古代的魇镇术

与南洋降头术类似的还有“魇镇术”,又称“厌胜之术”,这有点像西方文化中的“诅咒”。意思为“以诅咒厌伏其人”,就是让巫师祠祭或以木偶人埋于地下,写上想要诅咒人的名字,诅咒所怨者,被诅咒者即有灾难。

这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巫术行为,无论是宫廷或是民间,都有人利用它来害人,在古代曾经十分流行,就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

十几年前,热播的电视剧《乌龙闯情关》,讲述了刘病已当上皇帝的历程,就以“巫蛊之祸”为历史背景。

当时的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通奸,公孙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宠臣江充奉命查巫蛊案,用酷刑和栽赃迫使人认罪,大臣百姓惊恐之下胡乱指认他人犯罪,数万人因此而死。

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趁机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太子恐惧,起兵诛杀江充,后遭武帝镇压兵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

刘病已正是刘据的孙子。

从此,这种类似的事件,经常发生于皇宫之中。

曹丕病重的时候,就有人谎称说从甄皇后的屋子中找到了用以诅咒曹丕的人偶,导致了甄皇后被废。

唐高宗时期,因武则天宠遇日厚,当时的皇后——王皇后惶恐不安,秘密与其母柳氏求巫祝以“厌胜之术”诅咒武则天,事发王皇后被废。

不难看出,古人对于“魇镇术”有多迷信。

其实将写有“厌胜”“诅咒”之人的生辰八字的字条贴在一个人形上,便认为此物具有那人的一部分灵魂,这是古人对“文字”的崇拜;对贴着写有某人生辰八字字条的人形木雕进行诅咒,这是古人对“语言”的崇拜,这大概是主张“万物有灵”的“泛灵论”的遗存。

究竟有没有用?

如果有用,刘据还会被汉武帝杀死吗?历史上的“巫蛊”事件,往往是政治斗争的借口罢了。况且,不说宫廷,就拿民间来说,同名同姓还相同八字的人并不少,你怎么敢保证对象正确?

至于口头诅咒,那就更苍白了,秦桧杀掉岳飞,几乎是全天下人的公敌了,人家照样善终,你找谁说理去?

扶乩术催生的《兰亭序》?

除了用来害人的“魇镇术”,用来预测的“扶乩术”在古代也十分流行。有人认为,扶乩是一种人神交接的方式,有点像东北萨满教的“请神”。

东晋的时候贵族中间流行“五斗米教”,王羲之就是其中信徒之一。他写《兰亭序》,乃写于微醉之时,酒醒之后再看,认为自己再也写不出这么好的字。

这放在如今可以理解,“不疯魔不成活”,文学、书法、绘画这类都需要灵感,灵感需要情绪达到一种极限,而酒恰好就是这种催化剂。

但当时的人不这样想,结合王羲之修道的行为,人们认为王羲之是达到了“人神交接”。有神的帮助才写出了千古流传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王羲之就是“书圣”,古今行书无出其右了,那么,与他交接的“神”是谁呢?我似乎从没听说过一个写字比王羲之还好的“神”。

真实社会中,真的“扶乩术”少,假的反而比比皆是。

紫微斗数泰斗王亭之先生说过,他见到一个自称会“扶乩术”的人,还是个画家,说是被吕洞宾附体,拿着笔挥洒如意,不一会,就画成一幅葫芦画,画得还真的不坏。

只是王亭之却有一个疑问,吕洞宾是唐代人,那时的人,只识画工笔画,而如今那幅葫芦,却是大写意的风格,是则莫非吕洞宾后来又拜吴昌硕为师,学写意笔耶?仙人好学如此,王亭之不胜惶恐。

该怎样面对术法

由此可见,各种民间术法,早期多半是原始部落巫术的残留,或者宗教仪式的变体、对自然现象的模仿。

比如“招魂”(《楚辞》里即有《招魂》),早期的招魂仪式只是为了叫那些客死他乡的亡魂能够回到故乡,到了后来,人们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将简单的仪式变的复杂,又赋予各种玄幻的意义,使得招魂的仪式变得越来越具有迷信色彩。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术法呢?

传闻在牧野之战前夕,突然大风吹断了旗杆,占卜结果为大凶,周营的指挥官们吓得面如土色,持重的周公旦主张撤兵。

但姜子牙却说:“枯草朽骨,安可知乎?”又用他的宽大袖袍把占卜的枯草朽骨扫到地上,断然对姬发说:“请您立即持钺(yuè)誓师,周邦成败,在此一举,不可迟疑!”姬发听了他的话,终于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

看来,事在人为,别人眼里,占卜的蓍草和乌龟壳,是联接人与神的桥梁,是非常神圣的灵物,可是姜子牙眼里,不过是枯草朽骨。可见他内心里具有极为自信,不信鬼神,不信灵异,看事看物大大高出同时代人,人家不成功才怪。

所以,术法虽然存在于生活中,但不代表就有作用,姜子牙的例子告诉我们,遇到人生的抉择关口,还是靠自己努力实在!

更多精彩内容,戳下面▼朝代:秦朝 | 唐朝 | 宋朝 | 明朝 | 清朝  闲谈:苏轼 | 吕雉 | 韩信 | 猪毛 |慕容复

  • 相关信息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39074582 45821827 18275010 50101649 16493667 36672136 21364190 41901929 19291643 16435554 55542470 24704363 43631780 17804043 17270116 01164734 47342921 29214523'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472489) and MATCH(title) AGAINST('39074582 45821827 18275010 50101649 16493667 36672136 21364190 41901929 19291643 16435554 55542470 24704363 43631780 17804043 17270116 01164734 47342921 29214523'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10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