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光看一本《李虚中命书》是确实不够的,我先推书吧:
1.《三命指迷赋》此文是入门必读的,对于一些基础概念的了解很有帮助
2.《五行精纪》此书是研究古八字——即禄命术必备的书,什么是禄命术下面会讲(说下,此书全本是在韩国图书馆发现的)
3.《玉照定真经》又名《玉照神应真经》,名异实同,是较早的命理,能看出来有很明显的古八字的痕迹,特别说明不要看徐子平的注(托名,不知何人,也许根本没有)
4.《珞琭子三命消息赋三家注》看王廷光三人注的那本,三位注者都是宋代人,你能看出来与子平术仅论十神,财官,月令格局不一样,这个注本明显比徐子平注解的好
5.《三命统宗应天歌》此书比较系统的讲解了如何运用神煞和神煞格局,现一般认为是南宋理宗年的,而且里面有很多宋代达官贵人的四柱。如果按照任铁樵那帮子憨货,自己看不懂就说神煞没用,不知道要害死多少读书人?书里面写的很清楚,神煞贵在看“战斗伏降刑冲破合”,你顶的住就是富贵,顶不住就是祸害,神煞无用论可以休矣!(此书也是藏于韩国图书馆,国内已亡佚)
6.《三命通会》此书禄命法与子平法杂乱不分,需要懂得人士自我分辨,但也是一本必备的工具书,特别点名作者万民英,很多重要东西都抄《五行精纪》的,如卷二的论大小运,卷七除“子平说辩”外,整卷抄的都是《五行精纪》卷二十八之后的东西,还有很多东西如神煞也是,就不一一细数了。
7.《星命抉古录》,民国一位有见识的研究者,里面应该是杂抄《三命通会》的一些关于禄命的内容,当个入门版也不错,配合1.看
8.《续编星命总括新集》这书在日本图书馆发现,作者是朝鲜人,而且年代判定应该晚于明代中期,我看他的内容是与《五行精纪》《应天歌》一脉相承的,这是什么概念?这说明如果八字真实徐子平发明的,那么为什么都明代了,这本书一点都没被“日干为主”的子平八字污染呢?而且像其他答主所说的,纪晓岚在自己的《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 槐西杂志里一段自己都道歉了,说自己修四库全书的时候,搞错了云云,“日辰”说的就是日柱和时辰.....
在这里这里要谢谢日韩两国的图书馆,为保存中国古籍做出的努力,没白教两个徒弟和好XX(划掉保命)...
最后,简单讲讲为什么只看《李虚中命书》不行?因为里面少了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如干支.五行的力量加减,八字的富贵贫贱等格局.禄马德合等神煞的运用。
为什么禄命术不同于子平术?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模型结构不一样。子平者,以日干统摄全局,看其他三柱上的十神为何,并论月令格局,另外一些乱七八遭的东西,特别是关于什么是三命,徐子平一派(因为不知道徐子平是否确有其人,以派相称),解三命为——干,支,地支藏干,大错特错!
《李虚中命书》明言“三元者,干禄、支命、纳音身各分衰旺之地,又曰:干主名禄贵权,为衣食受用之基;支主金珠积富,为得失荣枯之本;纳音主材能器识,为人伦亲属之宗。干为天元禄,故主贵爵衣食之正本也。支为地元财命,至此比形立象始终之元,故主贫富运动荣枯。纳音为人元身命,故主贤愚好丑形貌材能度量,凡有生则披我生克爱憎,故为人伦亲眷也。”简单说就是干禄为你的食禄,有没有钱,支命是享受这个的过程,又是运气年份变化的根基,纳音为身,身是你的身体样貌,又主寿命(支也带点)。(不多说了,等下说我宣传封建迷信了)
另外,还有一点,此三命指的是年上的干支,不是日柱,那么日干就不重要吗?非也,书里又说“大抵年为本则日为主,月为使则时为辅。年为日之本日为命主...”年是老大,日是老二,简单来说,年好日好,大贵;年好日不好,中贵;年日皆不好,又看格局,要么一普通人,甚者贫贱夭寒。剩下的我就不多说了,要和谐的。那么最重要的是十神还怎么取呢?不都说了嘛,先年后日,两重十神。
最后,我向党,向知乎全体人民,向知乎管理人员保证,我写这篇东西绝不是为了宣传封建迷信,仅仅是为了澄清历史上关于“禄命术”这一欺骗人民的坏东西的一些疑问和谜团,搞清其来龙去脉,我个人绝对唾弃“封建迷信”。
我也在此向大家呼吁,研究学术,不要相信其“逆知来事”这一骗人的本质,什么阴阳五行,什么人有命运都是些无稽的东西,我问你,科学上证明了没有?嗯?所以呀,提高警惕,特别是——在知乎装逼的那些大师们,大家真的不要去相信,凡是叫拉你好友说什么给钱算命的,都是些骗人的把戏,绝对的反科学!我介绍的书他们可能都还看不懂,你信不?有些骗子整天没事做,连书都懒得翻的,怎么令老百姓不看出他们虚伪的真面目呢?
提高警惕,谨防诈骗!做一个有科学精神的知乎人,为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而奋斗!(这句话确实是真心的)
2019.12.15.今年11月面世的《三车一览五行纪源》——南宋方谦之编著,此书与《三车一览子平渊源注解》毫无关涉,只是明人借此名号用个典故。证明了三命通会中三车一书的存在,出版方推测是朝鲜李朝翻刻本(又是朝鲜),按照其序言,成书在精纪后几十年,所以体例有所模仿,只有内容小部分不同,因此可称为简配本《五行精纪》。未入室者,读此书更易入门,因精纪论点繁复杂乱,不成体系,三车一书只采取几家主要的说法,更简易入手,因此购入者按需购买,切勿认为是什么秘本
别看了,你就算把这本书背下来也学不会命理
命理真正的理论技巧来自《渊海子平》和《四言独步》;但是没有传承师傅的窍诀指引是不可能真正读懂并运用书中的道理的;因为没有传承师傅的指导,你几乎百分之百会错误地理解书中很多词句的真正含义
所以有这时间,还不如去打打网络游戏,至少能玩进去
谢邀
《李虚中命书》,其实是对干支组合的一种描述。
如果对干支五行的领悟不到一定的程度,实在难以从中得到什么体会。
另外一本内容相似的书籍,万育吾的《三命通会》。
两者描述的内容差不多,都是对鬼谷子所传授的内容加以解释。
鬼谷子乃是天人合一的高人,他自己并不是什么算命先生,也没有太多算命的经验。他纯粹就是以天人阐述创造了四柱命理。就像周文王一样。周文王也并不是什么实战派的易学大师,他也是通过天人感应在坐牢的时候创造周易的。
这和汉朝以后那些人写的文章不同。
汉朝以后,特别是唐朝之后,编写命理书籍的仅仅是学者而已,他们也就做做理论,听着像那么回事,但是如果你用来实际预测,那可就笑话大了。
唐朝以后编写命理书籍的人中,达到天人境的也就袁天罡,和《滴天髓》的神秘作者京图。当然,京图最多也就半只脚踏入了天人合一,可是袁天罡绝对是到达了这一步,不然无法作出推背图。他的“称骨算命法”也是让我非常之佩服。可以这么说,称骨算命法比现在绝大多数算八字的人都要准确。只不过他的划分过于笼统了点,但是对于运势的走向几乎就没有错误。
那么李虚中此人到底有没有到达天人感应,我也是说不准。如果没有天人感应,如何根据鬼谷子的“宫度算命法”创造出四柱八字算命法。
可是如果真的有天人感应,那么八字算命法开始不至于如此的笼统,不具体。
到底是此人没有天人感应,还是不想“泄漏”天机我就不得而知。
但是,《李虚中命书》这篇对鬼谷子命理的评注,我们要选择行的接受。
鬼谷子,天人感应的高人,直视因果的能力不会出错,但是李虚中命书主要还是他的注解,会全部正确就难以保证。
就象风水奇书《青囊经》一样,你对风水领悟的越深,越知道其中的道理。可是仅仅是对《青囊经》的读后感《葬经》就是错漏百出了。
当然,两者的作者完全不能比,一个是天人合一的高人,一个是不学无术,坑蒙拐骗,最后惨遭砍头的江湖骗子。
所以,对《李虚中命书》,建议对阴阳五行有了正确的认知之后,然后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如果你读不懂,那么暂时就不要去读了。
千万别信一些人说不重要,子平术都继承自它的体系,分不清先后和谁是老大谁是继承者,如果你不懂禄命书,更加不会真正学懂子平术,永远在老菜鸟队伍徘徊。
李虚中命书很多人解答不出是因为完全不同于子平体系,用子平的方法解读当然不行。
公号:zensays/缠中说禅plus
看你的说明是想学习纳音法,挺好的想法。研究纳音法的话,你一定绕不开一本书叫做《兰台妙选》,唐宋时期纳音论命的经典,是虚中法的部分,有万民英注解的版本,万本人极其推崇此书。当然也不好懂,不过值得花点时间研究。
先泼盆冷水,纳音法目前流传下来的记录是形还在,心法大多已经失传。零散地可以看到一些纳音的论法,例如《五行精纪》,基础的概念可以在《三命通会》论纳音的内容里面做一些了解。成系统的内容已经很难找到,但是《兰台妙选》依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还能从里面悟出许多技法,事实上很多时候论纳音甚至会优于正五行。
之前听说有一女士懂部分纳音论命,非常有趣。她会论一些个人非常隐私,非常小的事情,相当准确。但是大的事情,她就不太讲得清楚。不过她的方法估计不是书本来的,多是有人传下来的。
子平法是现在的主流论命法,但是它是不是就是八字论命的全部?你肯定不是这么认为的,能有你这样有学习精神的人去研究命理是一件好事,不然大家都是固步自封,或者胡乱创造创造一些没有根据的理论,对命理的发展都是一种伤害。
古书是很重要的参考,但是很多人现在看到的古书版本也不是完整的内容。像前面有人推荐的《玉井奥决》,这本书有两家不同的注解,对里面的一些内容甚至有完全相反的解释,要对照理解。常见的版本里,《三命通会》更加是少了过万字的内容,《滴天髓》也是一个缺失的状态。想学某本书的话,也不能只盯着一本书看,多看点相关的有时候会互相渗透理解的。好的老师可以让你走少点弯路,但如果你会看书的话也不会说完全理解错,其实很多知名的命理师傅的核心方法是自己看书和实践悟出来的,就看你悟性和努力了。
不太了解你的基础。但是如果《五行大义》也觉得难懂的话,估计你得好好从最基本的概念和古文学起了。看这种专题内容的古书,一来你要懂语言,二来要懂概念,三者是要对成书的背景有所了解。你要评估自己是否具备了前面两者,李虚中的论命并非只有纳音,五行阴阳,天干地支的关系,干支原像是否理解清楚了?纳音法的这些前置内容你掌握了多少?中文是一个极其望文生义的语言,古文很多字的意思跟现在不同,能否辩证?古人的书是不是就是百分百正确?为什么每个时期的人会有不同的内容倾向?这些都是会影响你学习的。
希望你,就不说得道了,希望你能尽快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研究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