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注定是要得罪人的。而且可能要得罪不同方面的人。当然,也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并不相信八字命理紫微斗数等,但他们根本不会对本文感兴趣,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不言自明的。而感兴趣的人,恐怕主要是相信或者倾向相信“玄学”的人,他们不愿意听到自己倾注心血的“学问”被否定,因为他们很担心否定的声音是正确的,并且潜意识里有这种害怕。一个人付出心血琢磨过的东西,甚至花钱找别人来“看”来“教”的东西,当然希望它是真的。所以,这篇文章首先会得罪他们。其次,也会得罪一些学佛的人。虽然我也是学佛的,但我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的观点,可能对学佛的人在感情上伤害更大,反而不太会伤害无信仰者的感情。本文也要举到那些例子。最后,我还会举最近的新闻中涉嫌杜撰与移花接木的例子,有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慷慨激昂转发的东西,其实是有被人牵了鼻子误导的成分的。当然,误导别人者可能会说是自己失察或者不谨慎,而未必愿意承认真正的考量。这样,也很可能会伤害到那些本来怀有同情心去努力发出微小声音的人,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同情心被某些渴望流量的人利用了。虽然如此,我还是想举些例子,因为我对一切虚伪的东西都相当厌恶。起源是昨天的文章里,我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八字命理、紫微斗数这类玄学,认为搞那些的人,要么是自己忽悠自己,要么是拿去忽悠别人。我的朋友里,也有研究它们的,花了不少心思,还喜欢给人看(不过好在是无偿的),见我这么说,有点郁郁不欢,就问我:东胜身洲、西牛货洲是真的吗?——他并不是请教我,他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看法,只是他知道我学佛,所以故意拿这个来问我。这也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因,我想聊聊“什么是真的”这个话题。作为学佛的人,我最怕的误解是什么?是别人以为所有学佛的都一个样子。就像你是学经济学的,有人一听,噢,你是学计划经济学的——因为他对经济学的理解只限于计划经济学。比如说,一只玩具枪,是不是真的?要说是真的,它是不能扛着上战场的。要说不是真的,还是有很多厂商生产它,有家长买,有孩子通过它得到乐趣。——它是真正的玩具,但不是有杀伤力的武器。一件事物,并不以它是否“在现实中存在”来判定其是不是真的,而是以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否与它本身的意义相符。比如,孙悟空是不是真的?后羿、嫦娥是不是真的?如果孙悟空不是真的,为什么那么多人——包括有智识的成年人喜欢孙悟空?把一块橡皮泥捏成孙悟空的形象,和捏成其他猴子的形象,看到它们所产生的情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的地方,就是孙悟空真实的地方。但是要说历史上存在一个大闹天空的孙悟空,那当然是错的,并不存在。而这种不存在并不意味着孙悟空就是假的。诸葛亮是不是假的?——要看你说的是“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还是“频烦天下计”的诸葛亮。“冰墩墩”是不是假的?用同样的材质和工艺,做出一个其他卡通形象,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是不能和冰墩墩相比的。它们的区别,不是材质的区别,不是工艺的区别,甚至不是设计水平的区别,那么,区别在哪里?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就知道“冰墩墩”在什么意义上是真实的。八字本身,是真实的。这里说的“本身”,是指在60年的时间周期中,给出以2小时为单位的唯一时间区间。它就是一种计时方式。所谓生辰八字,就是出生时间具体到两个小时的精确度。但如果说,从这就能推演出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如何,该怎么化解,等等,那是无稽之谈。这就好比,玩具枪它就是玩具枪,有玩具的功用,能逗小孩一乐,非说它能扛着上战场,能一枪把美国的飞机打下来,那就是瞎扯了。东胜身洲、西牛货洲这些,它的存在不是为了推演一个人的命运,它有点像“后羿射日”“嫦娥吞药”,是生活在古老年代的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想象。任何年代的人,都有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想象(结合这种想象理解自身所处的世界),我们今天还有《三体》这样的小说,过去有后羿、嫦娥的传说。不仅中国人有,欧洲人、印度人,都会有。“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想象”,这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只是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所谓“东胜身洲”“西牛货洲”,首先是对一种朴素传说与想象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它引导人们去注意是哪种差别造成了世界的差别。所以,作为传说的“东胜身洲”和作为佛教观念的“东胜身洲”,是有蛮大差别的,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和真实的玄奘大师的差别。佛陀说“东胜身洲”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让两千五百年后的人对着地图、或者拿着天文望远镜在宇宙中寻找所谓的“东胜身洲”吗?当然不是。是为了告诉人们——既包括当时的人们也包括两千五百年后甚至更久远之后的人们,世间的种种差别,源自众生行为的差别,而不源自其他。要首先明白这一点,你才能去说“东胜身洲”是真的还是假的。一件事物、一种说法,首先有它原始的意义,其次有附着在其上的种种阐释,又有历史长河中的种种流变。不同的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与认知,我们只能说,其中某种认知是否与它本身的意义或者某种附着其上的阐释符合,而不能孤立地说一个名词是真是假。举例来说,佛陀说过,人在死的时候要“舍暖”。这是真的还是假的?——这得看你怎么理解“舍暖”。最流行的解释几乎都是,舍暖,就是身上不热了,凉了。什么时候凉透了,说明人死了。只要没凉透,就说明“神识还没走啊”云云。这个说法正确吗?死亡的标准如何判定,这也是随着技术不断发展的,通过脉搏、通过心跳、通过观察呼吸、瞳孔,以及通过观察心电图、脑电图。ECOM技术甚至可以人为干预死亡时间。而佛教是要研究生死问题的,它对死亡就必须有一套自洽的定义不可:舍寿、舍暖、舍识,这就是佛陀给出的定义。舍寿和舍识是不可用技术手段验证的,而把“舍暖”理解为“凉了”,只能说是一种粗糙的、朴素的阐释。而佛陀的本意,并不是在阐释做到这种地步就为止了的。很简单,一个人掉到炼钢炉里被火烧死,但凡还有身体的痕迹,身体就没凉过,变成灰冒出来的烟也是热的,他是什么时候“舍暖”的?想一想就明白。那“舍暖”该怎么理解呢?“暖”是四大之一,坚性、湿性、暖性、动性,是“四大”,四大是构成色蕴的要素。所谓舍暖,就是对色蕴的舍弃,是色蕴与识等诸蕴的分离。所以,如果谁要问“舍暖是真的吗”,得首先反过来问他:“你觉得什么是舍暖?”再比如,《无量寿经》说,“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这句话是真的吗?——要看怎么看了。这句话在流传中,是长久被当成真的去讲的,包括现在也是。但实际上,其中的“无尽大悲”本来是“无盖大悲”,“盖”字的繁体是“蓋”,和“尽”字的繁体“盡”很像,“无盖”的意思大家不太懂,就慢慢地讹误成“无尽大悲”了。“无尽大悲”,一看就懂,无穷无尽的大悲心嘛!就这样,错误的经文慢慢取代了正确的,而在历史中渐渐居于主流。同样的还有“各愿达十方”,被渐渐讹误成“名显满十方”,解释成“名声显耀,遍满十方”云云。——我们能不能说这是假的?你说它是假的吧,上千年,人们都这么错着念,错成习惯了,也就接受了。你说它是真的?它最早还真不是这样子的。但已经接受了后来讹误说法的人,产生根深蒂固的感情之后,想让他认可原本的说法,是很难的。说一样东西假,也不意味着它通身都是假的,它甚至大部分地方都不假,但在某个细节上假了。追究这些有意义吗?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也不多说。最后,举一个最近的新闻例子。我今天早上看到一个帖子,叫《【死于评论区的上海人】62万人一起诅咒,也阻挡不了文章被删》,它说:“62.2万人一起诅咒,也阻挡不了《上海逝者》被删。就问你服不服。”《上海逝者》是一篇昨天刷屏后又被删的帖子。《死于》这个帖子贴了一张截图,是个叫“木子年华”的留言被置顶,内容是“这篇文章要是被删,删的人不得好死”,截图时有62.2万人点赞。其实,“木子年华”这条诅咒留言不是留在被删的帖子《上海逝者》下面的。而是留在在“摩耶夫人”4月14日的文章《上海人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下面的。《到了极限》这篇文章一度被删,后来恢复,目前(4月15日上午)的状态是不能分享和收藏,可以打开。为什么要搞这种移花接木?这种移花接木显然能制造更强烈的瞋恨。基于事实本身的瞋恨,我也有,也特别理解与同情。而这种人为制造的瞋恨,我十分反感。因为它障碍了人们去了解事实本身。对于经典,我也是这么一种态度:锱铢必较。尽管它们可能看上去都差不多,有人觉得怎么着都无伤大雅,但我就是在意这些。因为不想被人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