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6日),公安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对中小学生交通事故多发时间段、完善父母寻找失踪被拐儿童信息、中小学网课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等内容进行了情况介绍。
中小学生交通事故
三分之一发生在周末
会上,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长李伟介绍,涉及中小学生的交通事故,不全是发生在上下学的路上,反而是周末和假期更为突出。
从统计看,周末两天的事故约占三分之一,暑期七八两个月的事故超过五分之一。放学时段事故相对集中,接近全天平均水平的2倍。周末、假期和放学以后学生的监护需引起重视。
从交通方式看,骑乘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占31%,骑乘摩托车的事故占30%,骑乘自行车的事故占6%,乘坐汽车的事故占12%,步行当中发生的事故占18%。骑乘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事故死亡中80%未佩戴安全头盔,乘坐汽车事故死亡中50%以上未系安全带。
从致死原因方面看,颅脑损伤占73%,胸腹损伤占11%。希望家长重视一盔一带作用,不仅自己要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也要让孩子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孩子小的应使用安全座椅。
九成中小学
已安装一键式报警系统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张佐良介绍,目前,全国98%中小学实现封闭管理,91%中小学配备了专职保安员,90%中小学安装了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94%的城市中小学和92%的城镇中小学设置了护学岗。公安机关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及治安岗亭25万个、护学岗15万个,选派30余万个优秀民警担任学校法治辅导员。
另据了解,公安部、教育部自2019年起联合开展全国中小学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旨在用3年时间,推动落实全国中小学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学校封闭化管理率、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学校护学岗配备率4个100%,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已提前完成。
公安机关下架636款
教育类App和网课平台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局长李彤介绍,针对一些网课平台和教育类App存在低俗视频链接、有害信息等问题,2020年8月,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中小学网课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共排查属地教育类App和网课平台4900余款,行政处罚423款,责令整改1058款,下架636款,给广大青少年创造安全清朗的网络环境。
被拐儿童父母可到
公安部门免费采集DNA
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童碧山表示,今年1月起,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以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为主要内容的团圆行动。全国公安机关依托打拐DNA系统,通过积极完善父母寻找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广泛采集疑似被拐人员数据、及时组织技术比对核查、全力侦破一批拐卖儿童积案,全力缉捕一批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全面查找一批改革开放以来失踪被拐的儿童。目前,此项工作正全力推进。
公安部提醒失踪被拐儿童的父母和疑似被拐人员主动到附近的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受免费的DNA信息采集以及相关信息补充完善等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家庭团圆。
涉学校刑事案件
连续8年下降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张明26日介绍,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严打涉校违法犯罪、严控周边重点人员、严密校园安全防范,会同教育等部门深入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实现了涉校刑事案件连续8年下降,校园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及治安岗亭25万个,护学岗15万个;2020年共整改涉校安全隐患1.27万余处、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起。
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
目标已基本实现
公安部禁毒局二级巡视员李宪辉介绍,近年来,全国公安禁毒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深入推动禁毒宣传教育进学校,严厉打击涉校园毒品犯罪,构建全覆盖的校园禁毒宣传教育体系,广泛宣传了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基本实现了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工作目标。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数字化平台,吸引23万余所学校、9889万余名适龄在校学生注册学习、接受系统科学的禁毒专题教育,达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通过持续努力,我国在校学生涉毒案事件始终处于低发、少发。2020年全国新发现的35岁以下吸毒人员同比下降31.49%,呈现连续下降趋势。
来源:央视新闻
来源: 长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