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历上,全年共有24个节气,例如:立春、雨水、惊蛰、春分·····随着节气的转换,气候发生冷热变化,农民便可在不同的节气里,安排播种与收割等农事活动。
过去长期以来,人们总以为节气是根据阴历(农历)来确定的。因为过去我国长期使用阴历,而且阳历(公历)传到我国以后,还把节气印在阴历日期旁边,使人误以为节气是阴历的。
其实,确定节气和确定公历的依据是一致的,也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来确定的。地球在轨道上每前进15度就是1个节气,公转一周360度,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在阳历中的日期,每年基本上是固定的,前后相差不了一两天。阴历则不同,同样一个节气,前后可相差一个月时间。另外,阳历每个月都有2个节气;阴历则不同,正常年份每个月也是2个节气,碰到闰年,有可能某个月只有1个节气,还有些年份里,某个月有3个节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