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八字调整期间,永嘉开展甄别平反工作
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对近几年来批判和处分了的干部、党员进行甄别平反。6月,中共中央下达《关于讨论和试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的指示》,要求各地开展甄别平反工作。
同月,中共浙江省委和中共温州地委先后对甄别工作作出部署。按照中央指示和上级部署,中共永嘉县委开展了甄别工作。
在1962年4月前,主要是抓脱产干部,特别是县委管理以上干部的甄别,对基层干部的甄别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不够重视,再加上有些干部在认识上还不统一,加之缺乏经验,甄别工作进展缓慢。
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重申了关于甄别工作的有关精神。4月底,邓小平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速进行党员、干部甄别的通知》。《通知》指出:凡是在拔白旗、反右倾、整风整社、民主革命补课运动中批判和处分完全错了或基本错了的党员、干部,应当采取简便的办法,认真地、迅速地加以甄别平反。
县委接到中央和上级的指示后,立即召开常委会进行学习讨论,检查几年来在处理干部上界限不清、主观主义的缺点,全面加速甄别平反工作。5月上旬,县委在路口公社进行试点。5月中旬,县委召开区委书记、公社党委书记和县机关党员科局长会议,介绍路口公社试点工作经验,决定在全县全面开展甄别平反工作,并把这项工作列入当前加强战备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5月29日,县委批转县委监委《关于路口公社甄别平反工作的情况报告》,要求全体干部学习借鉴。由于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基层甄别工作进度由慢转快。根据1962年7月5日统计,全县从1958年至1961年上半年,共批判、处分了党员、干部、团员以及在拔白旗、反右倾、整风整社、改造落后队等运动中受到批判、戴了各种政治帽子和受到刑事处分的群众共1129人(大部分是无材料无手续的),经过全部甄别,原批判、处分正确的512人,占总数的45.4%;全错和部分错的有617人,占总数的54.6%。已经宣布平反的有455人,占批判、处分错误的总数73.7%[1]。
但在这个时期,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单位工作比较粗糙,甄别中存在是非界限不清的现象。在县委的领导下,各地总结检查了前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批判了过去工作中的粗糙现象,纠正了个别平反错了的案件。到1962年底,全县甄别平反工作结束。
一大批党员、干部的甄别平反,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恢复和发扬了党内民主,加强了党的团结,对搞好工农业生产、战胜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的错误,具有积极的政治意义。但由于受当时左的思想影响和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甄别平反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留了尾巴,主要是有遗漏人员、工作粗糙、不够彻底等情况。
[1]中共永嘉县委办公室:《关于甄别平反工作》,1962年7月6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