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榛是明代的一位布衣诗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来又博览群书,尤善作诗。谢榛无意于仕途,喜欢到处云游,结交四方好友,与友人抒情言怀。
有一次,谢榛游历至一个滨海小镇,当地一名学子久闻谢榛之名,热情设宴招待。初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不过,举箸之际,谢榛却甚觉扫兴。原来,谢榛嗜鱼,几乎每顿饭都要吃鱼,简直无鱼不欢,甚至无鱼则粒米难进。然而,满桌杯盘杂陈,却独独无鱼。这让谢榛失望之余更有些不解:很显然,对方并非没有诚意,菜肴上了一道又一道,且不乏珍馐,而此地乃滨海之城,鱼类应该是特产,对方为何片片与自己作对一般,席间无一道鱼呢?出于礼貌,谢榛隐忍不发,默然用餐。不过,自然也没有高谈阔论、把酒当歌,席间氛围非常冷清。
傍晚,察觉到异常的学子来到谢榛下榻之处,询问道:先生似有不快,在下是否有礼数不周之处?谢榛连连摆手,对学子的盛情款待表示了感谢。接着,他忍不住好奇地问:此地无鱼吗?先生何出此言?此地正是以鱼为特产啊!学子回答。谢榛更加疑惑:那为何席间无鱼?原来先生也留意到了在下的用心良苦。学子笑了笑回答,在下极其讨厌鱼,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都讨厌的东西,怎敢奉与先生?不是无鱼,是不敢以鱼亵先生呀!谢榛听后,良久无言。
后来,谢榛对友人提及此事,说道:吾曾深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皆非矣;‘己不欲’可能正是‘人所欲,所以己不欲也不妨施于人。
交际哲理: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对于我们不喜欢的事物,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但如果我们不喜欢的事物,恰好是别人喜欢的呢?所以,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己所欲还是己不欲,而在于你面对的是谁。以对方的喜好作为衡量标准,也许才是最关键也是最受欢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