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跟农历其实没有太大关系。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二十四节气是直接反应黄道度数,每年的节气时间基本上跟公历的时间差不多。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统称,其中包括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中气和节气相间地排列。其中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和雨水称为中气。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立春和惊蛰。 农历: 农历的月份的设定是严格按照月相设定的。月球绕地球一圈再加上地球本身自转大概是29.5天。 由定朔确定每个月的初一。(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因为农历的一年大概354天,跟现行实际地球黄道一圈会有差距365.25天。为此农历会设闰月。现在的方式是19年闰7。对于闰月的设置,无中气置闰,把那个农历月没有中气(二十四节气)的月设为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