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注意,这是华夏传世典籍《左传》记录的真实历史,并不是作者胡编乱造的奇闻异事。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凭借《周易》说了一段莫名其妙的预言,其后,他家的算命大师,凭借"五星占",证明了他的正确,又补充了一些更为神奇的预言。
这是"五星占"第一次见于正史。
现在的小孩子,大多不知道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八星宿,也不知道"五星"为何物。
反而对西方的十二星系理论,趋之若鹜,这大概是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文化大溃败吧!
其实作者本人对"五星占"也知之甚少。
如果这故事,不是明文记录在《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我大概不会去仔细解读。
此前,我对华夏星占学,一无所知。
直到孩子们每天都问我一些西方十二星座的问题,我才有些生气了。
我想把华夏历史讲给他们,让他们知道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读史的过程,繁琐,复杂而苦恼。
想要正确的解读,更难!
难上加难的还不是算命那些事儿!
比如本文要介绍的故事,只是其间的人物关系,我就费了很大的劲,才大概查清楚来龙去脉。
……………………………………………………
本文的主人公叫作,姬游吉。
他是春秋时期郑国姬姓贵族后裔,也是当时郑国的正聊。

前文曾介绍过,那些年,郑国已经落魄成一个小国,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摇摆不定,时而依附晋国,时而投奔楚国。
姬游吉,作为郑国的二把手,游走于,晋楚之间。
公元前545年,姬游吉,去楚国出了一趟差,目的是为了表达郑国对楚国的忠诚。
这次出差,却让他在楚国看到了很多外强中干的东西。
大家请注意,算命的那些事儿来了。
……………………………………………………
《左传,襄公28年》,原文如下:
子大叔(姬游吉)归,覆命,告子展曰:楚子将死矣!不修其政德,而贪昧于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周易》有之,在《复》之《颐》,曰:迷复,凶。
其楚子之谓乎?
欲复其愿,而弃其本,复归无所,是谓迷复。能无凶乎?君其往也!送葬而归,以快楚心。
楚不几十年,未能恤诸侯也。吾乃休吾民矣。
裨灶曰:今兹周王及楚子皆将死。岁弃其次,而旅于明年之次,以害鸟帑。周、楚恶之。

……………………………………………………
释文如下:
姬游吉,出访楚国回到郑国后,先去郑国国君郑简公那里报告出访的过程和成果。
回家后,姬游吉把很多不想给君主说的话告诉了他的朋友,子展。
他说,我见到楚康王时,我已经觉得他是一个死人了。
作为一国之君,他不修政明德,反而贪图享乐和进奉,以此达到自己的愿望。
长此以往,君王的个人欲望越来越多,国家的发展却会越来越弱,你觉得楚国像这样作死下去,他们还能活得长久吗?
姬游吉,这一刻只是吐槽,并没有等他兄弟伙,子展。的答案。
他接着道:我们都学过《周易》,遇《复》之《颐》大概说的就是楚国现在的状况,当你已经迷路了,才想起往回走,怕是回不去了吧,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吉利的预兆。

姬游吉接着解说道:楚国和楚王,以前是有梦想的。只不过,渐渐做大做强以后,他们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放弃了最初的梦想。
到今天,他们想回到最初,已经没有归路。
这种状态,在《周易》遇《复》之《颐》中,被称为‘迷复’。
看似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其实已经国将不国,先祖留下的辉煌将不会重来。
我作为郑国正卿出访楚国,他们却让我回国后让我们的国君亲自到访。
这是让我最生气的事情。
子展,你是我最好的哥们儿。
刚才这些话我都没有跟国君说。
你跟国君的关系更好一些,所以,我想让你去请国君出访楚国。
为什么呢?
因为,我预言,楚囯君王,楚康王今年就会去世,我们去一趟,不过是君王礼节,给楚康王送葬去了。
我还预言,楚国自此将会沉沦数十年,再也没有争霸中原的能力。
那么,我们郑国,就可以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再次找到复兴的机会。
姬游吉说了这么多,没想到他身边的一位叫作"裨(bì)灶"的算命大师接嘴道:两位大人,刚才趁你们聊天的时候,我也起了一卦,我的预言是,今年周天子和楚王都将死去。
姬游吉和子展都觉得有些荒唐,问他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
裨(bì)灶道:我用的是星占之法,近日,我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发现五大行星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位置,却运行在明年的位置上,这代表着,周朝和楚国都要降临灾祸。

………………………………………………
《左传》原文并没有记录他们这一卦,算准了没有?
作者很认真地查了一下春秋时期各国的世系年表。
死于公元前545年的周王,叫作周灵王。
同年去世的楚王,叫作楚康王。
没想到,这一卦,看似不占之占,又一次,被算准了。
写完本文,作者禁不住感叹。这个故事仿佛就是为当下的美国量身定做的一般。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装逼犯,迟早要完蛋。
曾经造过多少孽,总有一天,将会以数倍的代价来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