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数字经济的新石油,拉动经济增长的韧带。
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6月22日19:00,以算力 见国力第一期《产业数字化遇上算力 准备好了吗?》的云上会如期上线,就算力支撑数字经济由单一信息产业形态向多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渗透、拓展数字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生态位宽度,以及算力底层逻辑如何架构等话题集中探讨。
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16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算力规模平均每年增长42%,能撬动数字经济增长16%、GDP增长8%。IDC预测,2022年超过50%的中国经济将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或受到数字化的影响。到2023 年,1/3 的公司将从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中创造超过30%的收入。
一切皆计算是数字经济的底层逻辑, 算力如同数字经济加工数据的新石油,为产业V型反弹蓄力。
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实现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过程中,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程健表示,算力的发展需要直面算力总体不足、关注节能增效、重视专用和通用的平衡,以及需要动态调配算力网络,并解决算力网络分布不均这四大挑战。

人工智能算力产业生态联盟理事长,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杨帆指出,要关注算力本身在多元化场景中的长尾需求。从宏观来看,算力是转换数据价值的关键生产要素,是支撑数字经济持续纵深发展的重要动力。有了海量算力做基础,才能更充分地挖掘利用数据的价值。算力、数据、算法,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其次,他指出,具体到应用场景来看,从算力到终端需求的链条很长,其中包括了算力硬件、算力调度管理软件、能力平台软件、场景解决方案服务。每个关键环节之间是上下游串联的关系,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最终算力落地应用的效果。
在典型的生产制造智慧化升级中,无人机巡检场景下,首先需要无人机飞控软件结合业务需要,提供控制无人机巡检路线、频率等场景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其次对于无人机采集的海量数据,需要高性能的算法推理检测平台软件来识别异常情况,进行通知告警;最后,无论是飞控软件还是算法推理检测平台,都依赖于具有调度纳管能力的云平台上;基于上述情况,算力固然是场景解决方案的最基础的环节,但是上述的其他环节同样决定了能否顺利解决终端场景的具体需求。
同时,杨帆认为,对于场景需求的清晰认知、需求解决方案的设计、平台能力软件的质量与算力同样重要。场景需求定义了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定义着平台能力、平台能力定义了算力需求,所以在算力建设之前就应以解决具体场景需求为目标,整体规划各环节的建设,以规避算力能建立起来却用不起来的潜在风险。
有种观点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算力难以满足数据量猛增带来的巨大计算需求,而承载算力的数据中心存在供需失衡问题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对此,程健就算力网络发展的关键解读,他直言:合理统筹调配是算力网络发展的重点,大数据传输通道和方式是算力网络发展的核心,数据隐私和安全是算力网络发展的关键。

2020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已达到1500亿元。根据CDCC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31日,全国范围内数据中心规划新增机柜总数约99.15万架,存量机柜总数达到约415.06万架。
2022年2月,中国正式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我国将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带动全国算力一体化协同发展。东数西算工程首次从顶层设计角度规划国家算力网络体系,解决的正是目前数据中心建设中存在的东西部发展冷热不均、供需错配等问题。
同时,如何引导AI新基建的健康发展也成为了当下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其中,一些地方在先建后用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超算与AI计算、云计算与超算、AI计算与云计算等三类计算中心相互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等情况。面对千行百业快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和超大的数据体量,我们看到线上数据量激增、数据流动性加强,这也使得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也大幅提升。
戴尔科技集团中国研发集团高级研发经理陈欢表示,需求催化了多样算力、多极算力、智能算力、安全算力和绿色算力这五大新算力的生成。
数智化时代,算力的核心基础设施已经蓄势待发。陈欢指出,对于不同体量的企业,以戴尔为代表的技术方要构建灵活敏捷的算力底座。在定义任何一个产品时,都需要跟客户有深入的交谈,尤其用户对自己的应用场景非常熟悉, 她表示,戴尔基于此,开发定制性的解决方案,从技术的角度来看,采取什么样的技术最合适,把这种技术放在下一代产品的发布当中,给客户提供使用;同时要结合对网络和存储的要求为企业量体裁衣。

算力正在成为影响国家综合治理和国际话语权的关键要素,国与国的核心竞争力正在聚焦于以计算速度、计算方法、通信能力和存储能力为代表的算力。未来谁能掌握先进的算力,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因此要牢牢牵住计算力这个科技牛鼻子。
要实现产业数字化,仅仅依靠算力是独木难支的,算力基建化是重要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