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辰八字

远去的父亲--文—刘宏冰

发布者:游客网友2022-07-18 02:27:09网络娱乐191次

 

妻的悄悄提醒,早起的大儿有点害羞地扭扭捏捏送来一个吻,只觉得腮边一点湿热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接下来便是他轻声细语有点变声的沙哑嗓音:爸爸节日快乐。睡眼朦胧的俺还在愣神时,古灵精怪的幺儿光着屁股已经爬过来,在我的脸上鸡啄米似地亲个不停,一张沧桑的老脸便被口水次第刷过,浓浓的睡意顿时全消。

传说中的父亲节来了!

我对洋人的节日一直是不太感冒的。以至于妻经常责怪我在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这些时下流行的西方节日来的时候总是忘了送她礼物。

起床后打开手机,查了百度,上了微信,看完朋友圈,才突然发现这个源于美国的节日,已经悄然在这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东方古国流行开来。

在我的印象中,是没有父亲节这个概念的。军旅十七年,五年义务兵期间只休了二次假。后来主动申请进了西藏,有过二次连续三年没有休假,因此休假回老家的时间加在一起也没有多少,除去走亲访友会战友同学和陪老婆孩子的时间,留给父母的是屈指可数的。以至于印象中就没有陪父亲单独坐下来吃顿饭说说话的记忆。直到那年父亲突然离我而去,才知道自己亏欠了他太多太多。

父亲在家乡也算是小有名气。因此,父亲在喝了几盅酒后,经常会用指头敲着桌子告诉别人:你可以称上二两棉花纺一纺,出商城县南门没有不知道我刘方阔的!

这话虽然有点夸大,但城南从汪岗往上二三个乡几十个村的老人,大多都是认识或是听说过父亲的。

父亲是个能人,名声远扬大概是因为当了一辈子不用入观修行的道士先生。这一行当在我的家乡已经很有历史了,往上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至今在城乡依然盛行。用时下的话讲,父亲应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父亲上过私塾,八岁起就跟着祖父一起,在十里八乡为各家故去的先人唱道场操度亡灵。还会看阴阳风水,挑选黄道吉日。闹文革破四旧那会,唱道是被绝对禁止的,虽然父亲跟着祖父曾经也在深夜躲着民兵小分队,到一些大户人家敲着盘碟唱过几次,但毕竟是担着很大风险的。

当惯了先生,干农活自然不比别人,因此挣工分总比别的棒劳力少。好在祖父和父亲因为会唱皮影戏和花篮戏,农闲时被抽到县文化馆,组成几个剧团,到全县巡回演出样板戏,算是弥补了下田种地工分少的损失,不然,那个年代是无论如何也养不大姐姐、两个哥哥和我一共四个孩子的。

分田到户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大别山腹地的小山村。一向不擅农事的父亲也因此常被人笑话,每年夏秋收获季节,全村人聚在打谷场上谈论收成的时候,父亲便一声不吭。

好在为亡人做道场的风俗从那时起不再被禁止,父亲和当年的几个道士先生又重操旧业,挣些钱补贴家用,解了一大家人粮食不够吃的窘境。慢慢的,生活好起来的乡邻盖新房、搬新家、嫁姑娘、接媳妇的越来越多,父亲因入行早、学艺精、道行颇深成了各家央请的座上宾。

至今家乡人一直流传着凡是刘老先生看日子结婚的夫妻,第一胎都是男孩的传说。有一年我曾就此传闻向父亲求证,父亲含笑不语。母亲在一旁插话说,谁谁谁不信你爸,改了日子,连生三个女儿;谁谁谁先找你爸,后来又找别人,日子一变,喜事那天还伤了新人……母亲说的人我都认识,确是实情。我兄弟几个结婚,都是父亲挑的日子,不仅第一个都是男孩,第二个也是。

我对父亲的技艺一直充满敬畏之心。那年五一过后,我从部队休假回家结婚,父亲连着二个晚上熬夜,选定了日子。因为假期有限,恰逢梅雨季节,家乡连阴雨下个不停,我便和父亲打趣:刘老先生这下要出丑了,自己儿子结婚赶上连阴雨,客人来了都没地方坐。没想到父亲微微一笑,莫乱说,到那天再说。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定好的喜日子的前一天傍晚,雨停了!第二天一早婚车出发时,二十多天没谋面的太阳公公居然露出了笑脸。雨过天晴,那一天天气出奇的好,接妻的路上一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茶园飘香,溪水流银,幸福和喜悦催开了路旁的野蔷薇,红的粉的白的,开得特别娇艳。喜事过后第二天下午,天又变阴,等到妻回门时,又是大雨倾盆,一连下了半个月。那年,长江泛滥,多省民众饱受洪灾之苦。自那以后,每逢父亲拿出红布包裹的挑选黄道吉日的万年历和通书,我都心存敬畏,谨言慎行。

父亲生性倔强,从不求人,就连儿女,也不愿给添麻烦。大儿要上学了,我在外地买了房子安了家。搬家那天,一大家人租了辆大车,从老家小山村都赶了过来。午饭时,一向贪杯的父亲喝了四盅酒后再不端杯,只是频频地向同来的亲戚劝酒。午饭过后,父亲说啥都要拉着母亲和亲戚们一起回去。不管我们兄弟姊妹怎么劝都不听。我和妻都以为做了什么不对之处得罪了老人。没想到姐姐却说,对你够好了,大老远跑来帮你搬家,还吃完饭才走。爸这么多年没吃过我家一顿饭,每次都是到门口站一会儿就走。大哥二哥也幽幽地说,我们搬家,爸帮着支客,等到客人都落座了,他却走了……

在外人眼里,父亲却是爽朗好客,仁义先生。父亲常说,手艺人,吃的是百家饭,穿的是百家衣,讲的就是个诚信仁义礼。因此,远亲近邻,稍有沾亲带故,不管谁家有大小红白喜事,父亲都是一定要让妈妈去赶礼的。而且从来帮人看喜日子看新居定门向,父亲都不收钱。山里人重情义,就依自己心意买些烟酒送来,太过贵重的东西,父亲会退回去。因此,父亲去世时,很多我们兄弟姊妹从未有过交往的乡邻都赶来祭奠,直到第二年十五送灯和清明,都还有不认识的人来父亲坟前烧纸放炮。

父亲病重很久,可他却叮嘱哥哥姐姐们瞒着我。当兵走的时候,父亲就说,你现在是部队上的人了,别惦记家里的事,有你哥哥姐姐呢。没有假,不要闹着回家。有了假,就回来看看,我们老了,不一定啥时候回来就看不到了。年轻的我总以为父亲不过是在宽慰我安心部队服役,很少把这话放在心上。听姐姐说,刊有我处女作《大山里的爹妈》的乐山日报寄回家时,父亲捧着报纸流了泪,后来将报纸小心的叠好,和他的万年历包在一起,在外时经常拿出来向人炫耀。有几年我在部队换了新岗位,为了努力工作挣表现,连续多年没回家,只是让妻带着放假的孩子到部队探亲,竟然一点都没想起父亲的话。

父亲走时,那个冬天特别冷。前几天恰好部队派我到山东出差,又赶上外甥参军入伍,我便向部队领导申请顺便回了趟家。到家时父亲特别高兴,已经十多天躺在床上没出门的他自己起来和我们围坐一起吃完饭,还让我骑车送他到街上理个发,却无论如何不让我们送他去医院,而是跟着一个找来的亲戚用摩托车载着他帮忙找阴宅去了。那晚深夜,半晚上刚到岳父家的我和妻被姐夫的电话叫醒,父亲走了……

哥哥说父亲早就算好了自己走的日子。那晚上父亲被人从外面送回家的时候,特别清醒,患冠心病多年的他拒绝了医生给他打的强心针。他先是小声告诉妈妈不要怕,他走后尽管住在老屋,别去麻烦儿女,他不会吓她的。接着又用虚弱的声音,让大哥在东方什么地方烧刀纸,在西方什么地方上柱香……安排完后事,父亲就一直眼睛直直地盯着门口,大哥说他是想等我们一家赶回来再看一眼。然而当我飞车从百里之外的岳父家赶回时,父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在部队的那些年,一向舞文弄墨的父亲却从没给我写过一封信。而我的家书,却被父亲编上号,整整齐齐放在他的老书桌内,与我以前喜欢看的唐诗宋词古典名著压在一起。多年过后,无论我如何找寻,除了父亲特意留给我的一套家谱中,他用毛笔添加的我儿子们的生辰八字,竟再没有他的只字片纸。

最让我不能原谅自己的是,一向喜欢拿个照相机到处乱拍一气的我,家中保存的上千张的照片中,竟然唯独少了父亲的影像。今天又是一番翻箱倒柜,终于在一张纪录家乡皮影戏的民俗照片中找到了被我刻意隐藏的模糊能辨认出是父亲的头像。

转瞬间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多年了,那个常在山间彳亍行走的干瘦身影早已隐入山林,化作山间松涛阵阵。而父亲精干枯槁的身姿,黑瘦疲惫的面容,铿锵有力的话语,却在我的脑海里愈发清晰。

父亲,惟愿有来生,还你一世恩情!

(作者为信阳周刊、1号线新闻网总编室主任)

(编辑 刘宏冰)

  • 相关信息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2224005 40052136 21362424 24243955 46360110 01103385 33852674 26741789'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482912) and MATCH(title) AGAINST('52224005 40052136 21362424 24243955 46360110 01103385 33852674 26741789'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10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