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目前很多文章主要分析神明鸟居和明神鸟居在结构和设计理念上的差异,很少提到二者地位的差异。 比如王晓东在《论日本人的鸟居信仰》中提到: 然而,这一分析显然是不能满足读者的,所以我又查了更多资料。 在《旧满洲神社·大连神社》一文中,B站用户陰陽屋提到: 如果说神明鸟居和明神鸟居只有结构设计的差异,而没有地位的差异,那他们这样大费周章地改动又有什么特殊意义? 我猜测这涉及到社格的问题。但我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资料整理,以后更新。(三)鸟居的结构鸟居的结构十分简洁,基本上由两根立柱、两根横梁(笠木、贯)组成。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鸟居的设计实际上有着复杂的变化。根岸荣隆认为,从横梁的结构、形状看,鸟居可分为单架式直线形横梁鸟居、单架式曲线形横梁鸟居、复架式直线形横梁鸟居、复架式曲线形横梁鸟居等四种。如果从神明鸟居和明神鸟居的角度划分的话,以上四种中的第一、三种属于神明系列,第二、四种则属于神明系列。研究表明,神明鸟居是日本鸟居的最早样式,结构简单;明神鸟居的曲线形设计是受到了佛教建筑设计理念的影响,结构较复杂。大约在公元6世纪,佛教从中国大陆传到了日本,并对日本民众形成巨大的影响,一度出现了佛教与日本原始神衹信仰相结合的神佛习合的局面。在此过程中,神道教建筑也从佛寺建筑中汲取了曲线形的设计理念。虽然日本文献中对此没有确切的记载,但笔者推测,鸟居的设计从直线走向曲线应该发生在这个时期。不过日本人并没有就此把直线型鸟居丢掉,而是一直保留到今天。实际上这是日本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和一贯的做法。他们一方面积极地吸收外来发达文化,将其融入自己的文化之中,并有所创新;一方面又极力固守自己的传统。否则,我们也看不到直线鸟居与曲线鸟居并存的景象了。
1915年11月10日,大正天皇即位。日本当局在大连神社正门处新建了一座神明系的鸟居,将此处原来的明神系鸟居迁至神社拜殿前。鸟居旁刻有大连神社字样的木制社标也改为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