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辰八字

专家预测:2022全年猪价高点或达18元—公斤,未来高点会回升到20-25元—公斤

发布者:游客网友2022-07-22 21:08:00网络娱乐83次

 

近日,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接受兴证国际电话会议采访。

朱增勇认为,上半年整体的供给比较充裕;预计猪价在三四月份会跌到10元/公斤左右,四五月份以后猪价才会逐渐有一个反弹。八九月份可能处于反弹的一个阶段,但是整体可能还是在盈亏平衡点16元/公斤左右波动,预计全年的猪价高点会出现在今年12月份,高位可能在18元/公斤左右。

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

收储或短暂延缓猪价下跌速度

近日,在猪粮比价下降到5.57,进入二级预警空间以后,国家发出了要适时收储的信号。

朱增勇认为:首先从收储的时间来讲,预计可能在二月底或者三月初。从效果来看,可以延缓了或者说暂时降低了猪价下跌的速度和幅度,但是对整体的下跌趋势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后续的话可能也会进行二轮的收储。

对于后期的猪价走势,朱增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从上游饲料的角度,从育肥猪的饲料的产量变动来看的话,基本上在去年8-9月份直到11月份都还是呈现比较高的水平,尽管12月份环比有一个小幅的下降,但是整体而言的话也是高于上半年的整个产量水平的,就是说从育肥猪料的角度来讲的话,它基本预示着未来两三个月左右的商品猪出栏,一季度整个商品猪的供给还是比较充裕的。当然近期年前大家可能关注了,尽管生猪的价格从上年的12月第二周开始持续下跌,年前的猪肉价格有一个小幅的反弹,但我觉得这主要还是由于消费提振带来的影响。猪价在最近这两周整体还是呈现小幅回落的状态,最近两天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回落。

另外从仔猪供给的角度来讲的话,仔猪料的产量在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在三季度,整体还是呈现比较高的水平的。基本上它预示的未来六个月左右的商品猪供给。所以2021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整个仔猪料的产量可以预计就是今年上半年还是呈现供给相对比较充裕的特征。

另外一个就是能繁母猪在七月份以后调减对于周期的影响。从能繁母猪整个的母猪料的产量变化来看,尽管它跟全国整体的能繁母猪产能的趋势基本是保持一致的,也就是说从三季度开始,整体母猪料的量是下降这种趋势,但是整体的降幅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温和的状态,那么就反映到了实际生产过程中,从生猪存栏来看的话,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场整个的能繁母猪数量还是呈现增加这种趋势。从统计局公布的整个的存栏数据来看的话,基本也是跟全国的整个规模场的存栏数据基本是保持一致的。从去年全年整个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化来看,只有10月份的存栏环比有一个小幅的下降。另外从能繁母猪存栏来看的话,这分两种,因为像北方地区可能有一部分的省市,比如像山东有些地方可能下降幅度比较大。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的话,12月份跟7月份的高峰期相比的话,只下降了100万头左右。整体反映当前的整个产能水平还是处于比较高的一个位置。

2022年猪肉供给或再增5%

朱增勇认为,2022年前12家生猪企业整个商品猪出栏跟上年相比的话,大概要增长20%--30%,出栏活重跟去年相比的话可能会有所下降。

从小规模养殖户的角度来讲,有的调研可能是基本平稳。根据定点监测的情况,基本上行业的中小规模养殖场,包括散户的整个存栏整体是处于下降的趋势,但是整体的降幅也并没有之前很多调研的数据那么大。

所以无论是从规模场、养殖企业,还是说中小散户而言,在去年的三季度到四季度,整体而言整个能繁母猪的产能变动还是处于比较温和的状态,特别是在10月中下旬,一直到12月上旬猪价反弹以后。11月份和1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的降幅环比明显收窄,12月份环比仅是持平略降的一个状态,甚至规模场还出现了逆势小幅增加的跟前四个月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是说在去年四季度猪价的反弹延缓了能繁母猪存栏调减的速度。

统计局公布的12月末的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是4,327万头,这跟生猪调控实施方案里4,100万头的上限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全年整体的供给来看的话,从国内的产量来看,我跟另外一个专家对于2022年的整个生猪出栏也分别做了预测,我们预测的同比增幅都还是在15%--16%之间。当然,考虑到2022年初进口的量明显下降,今年预计也就在250万吨上下,去年是371万吨。如果考虑到去年还有一部分冷库里面积压的猪肉在2022年出库的话,整体而言猪肉的供给量同比的增幅大概是在5%左右。

猪价反转至少要等到2023年上半年

朱增勇及业内专家预测,猪价反转至少是2023年的上半年,那个时候整个供需的形势可能会有所好转。另外其他的一些影响消费的因素,比如新冠疫情,这些因素在2023年已经得到缓解以后消费有所提振。预计到了2023年的二季度猪价可能会进入新的周期。

但是从短期来讲的话,因为去年年底整个能繁母猪产能的去化幅度并不是特别大,另外就是尽管淘汰了一批能繁母猪,但是在淘汰这些落后产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能繁母猪的效率。所以从今年四季度来讲的话,即便是供给同比的增幅有所趋缓,但是这个应该也是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年整体的均价应该还是处于亏损的状态。

但是今年还面临两个问题,就是饲料整个成本可能会保持高位,甚至还会出现上轮这种局面。所以今年上半年还会出现能繁母猪产能的二轮的调减,那么这个调减就会影响11个月左右以后的商品猪供给,也就是会影响到2023年的商品猪的供给。从全年的整个猪价来看的话,预计高点会出现在今年的12月份,高位可能会在18元/公斤左右,八九月份可能处于反弹的一个阶段,但是整体而言的可能还是在盈亏平衡点就是16元/公斤左右波动的状态,到四季度可能才会有全年的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出现。整体而言,全年的整个养殖收益还会处于亏损的状态。

另外从生猪存栏指数和能繁母猪存栏指数的角度来讲的话,虽然在十三五中后期我们整个生产主体的结构才发生明显变化。从规模场的角度来讲,整体的规模场的整个产能水平跟2017年就是常态下的水平相比已经增长了将近40%,能繁母猪的整个存栏水平跟当时相比的话,增加了20%左右,生猪出栏增加了30%左右。另外一个就是从整体的龙头养殖企业来讲,因为2021年龙头养殖企业在全国整个出栏水平中基本占到15.6%,预计在今年可能会接近20%的水平。所以从整体的产能判断的角度来讲的话,还是要更多的关注这部分龙头的或者是规模以上养殖场的产能变动。

另外一个从能繁母猪饲料的角度来看,因为之前我们对饲料的产量跟能繁母猪存栏的整个下降幅度进行了对比,其中讨论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在猪价下行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的养殖户可能会减少配合母猪料的使用,所以相对来讲,整个能繁母猪产能下降的幅度可能就会低于整个母猪料产量的下降幅度。因为从商品猪存栏和仔猪料产量反映的存栏数据来看,它在去年的四季度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甚至还出现小幅回升的状态,这可能是猪价下行导致了一部分养殖户减少了对于母猪料的使用,所以导致母猪料整个产量的下降幅度比实际的要高一些。以上就是我对整个猪肉收储以及猪周期和猪价走势的一个预判。

问答环节

1、关于能繁母猪效率提升,具体是体现在哪些方面,跟几年前相比差距有多大?

朱增勇:从能繁母猪的角度来讲,基本上现在能繁母猪的产能已经处于恢复状态了。就是说在2019-2020年的话,因为当时有三元杂以及超级服役的这部分能繁母猪,所以当时整体的能繁母猪的效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在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超级服役以及相应的三元母猪的淘汰,当然可能一部分养殖户还只留存了一部分,但是这个比例应该已经下降到10%以内了。其实从整个规模场的角度来讲的话,基本上PSY平均水平已经能够回升到17-18的水平,就是基本已经恢复到非瘟之前的水平了。

2、请问最近一轮能繁母猪去产能主要是散户还是规模场?

朱增勇:主要还是散户和小户去得多。一开始我们提到了,其实从规模场能繁母猪的角度来看,他去产能主要还是在去年8月份到10月份,高峰期是在9月份和10月份,环比的降幅都超过了1%。在最初的8月份和11月份环比是略降的状态,到了12月份甚至是环比有些略增的幅度。但是从中小规模户的能繁母猪存栏而言,从6月份开始就一直在下跌。9月份到10月份,环比的降幅都超过了2%。比如说9月份到11月份下降比较多,但是到12月份随着猪价的反弹,环比降幅又收到1%以内。另外从不同区域来看,北方区域去化的速度要比南方更快一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猪价下行叠加一部分地区可能在部分时间段发生的动物疫病,导致一部分能繁母猪的去产能。

3、近期很多质疑在于规模场的经营不如散养户,包括近期披露的上市公司亏损严重,那么在测算2022年计划出栏时是否需要打折扣呢?

朱增勇:成本的话,我觉得如果是单纯的从整个的流动成本来讲的话,实际上规模场应该会相对更低一些。但是叠加其他的像财务成本、固定资产折旧这部分,那么他的整个的成本肯定会比散户更高。但我觉得这目前也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像散户、小户的话,整体而言,可能他们关注的更多的还是流动成本。但实际上如果你加上一些劳动力成本这些因素在内的话,其实他们的成本并不低。而且我觉得这种成本的分化我觉得也只是暂时现象。

从中长期来讲的话,未来整个养殖的成本的下降还在于这些龙头养殖企业。当然从绝对成本的比较的来看的话,还是中等规模户的成本相对来说更具备优势。因为像这些龙头养殖企业,他们包括整个人员的效率,以及像一些防疫等的成本肯定高于中小规模户,所以就导致他们在这方面的成本偏高。另外有一部分规模养殖企业可能在由于养殖密度比较大,在发生动物疫病的时候,整个损失比重也会高于中小散户。所以他们在计算成本的时候,肯定要把这部分死亡的损失要加在里面。另外从整个的死亡损失率来讲的话,2020年损失率可能在30%,我们在去年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率可能就会下降到10-15%之间了。

4、请问从养殖全成本角度来看,目前散户和规模场的差别有多大呢?

朱增勇:这分两种,首先从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的角度来讲的话,目前肯定是外购仔猪的成本更低一些。因为相对而言,像饲料这些成本基本上两者悬殊不是很大,同等规模的情况之下,更多的还是在仔猪的成本。因为目前仔猪的价格在九十月份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尽管11-12月份有所回升,整体的应该是在200元左右。目前外购仔猪的养殖户的成本比自繁自养的成本要低1元/公斤左右,所以从今年上半年整体的市场风险而言,外购仔猪的整个的市场风险要小于自繁自养。

从企业端来讲的话,一般做的比较好的这种,就是无论是养殖效率还是能繁母猪的性能都比较好的这部分企业,目前的成本大概是在14元/公斤左右。平均成本目前大概在16元/公斤左右。对于散户和中小户而言,基本上他们的成本大概在14-15元/公斤之间,,如果跟行业平均成本相比的话,大概是低1-2元/公斤的水平。

5、请问您如何看正邦母猪存栏大幅下降,如果今年上半年继续大幅亏损,规模企业现金流扛不住,会加速去化吗?

朱增勇:从目前来看,今年这些龙头企业肯定还是增产的一个过程。如果是从能繁母猪产能对于后续市场影响来讲的话,我觉得龙头企业考虑的可能跟中小规模户不太一样,我觉得今年他们的工作重点可能更多的还是在于能繁母猪存栏结构的优化,重点不会放在大幅的去产能这个角度。中小规模户可能今年整体的会有一个加速去化的过程。对于龙头养殖企业而言,可能部分上市企业的出栏量会有所下降。但是整体而言,他们的出栏量不会出现多大的变动,有可能还会呈现逆势增量的这种状态。因为从整个产业的生产主体的角度来讲的话,特别是在猪价下行周期,市场竞争就变成了散户和这些规模龙头养殖企业之间的竞争。那么对于各个单独的企业,他们的现金流是否足够充裕,能够抵抗今年的这种价格低潮,这个我个人就不太好评判了。

6、请问您对2-3月份猪价的判断是什么情况,生猪供应充足,叠加消费淡季,是否会导致猪价创新低呢?

朱增勇:我觉得会,我们做了一个预测,我觉得三四月份的猪价可能会跌破上轮的低点,上轮月价格最低点,如果按照农业农村部监测的生猪价格来看的话,大概是13.7元/公斤左右。10月第一周跌到了12.5元/公斤。根据对今年整体的供给以及猪价走势来看的话预计可能在三四月份会跌到10元/公斤左右,这个时间可能会创新低。预计四五月份以后猪价才会逐渐有一个反弹。

7、关于行业不同主体的成本问题,我们也是看到2021年的12月,有一部分企业说自己的成本大概在16元/公斤左右。请问2022年这个成本大概是在哪个范围,是会比2021年的成本更低一些,还是会更高一些?

朱增勇:我觉得这个问题主要还是看今年饲料的成本变动情况。因为仔猪的成本来讲的话,其实变动应该不会特别大,主要还是看饲料。近期饲料也出现了涨价,整体而言,我觉得饲料可能是略涨的状态,如果是按照自繁自养作为标准来去衡量的话,成本预计还会在16元/公斤以上。去年在四季度的成本跌到了16元/公斤以下,但是今年饲料价格上涨的话,一定程度它会导致整体的行业成本跟去年四季度相比的话,会有一个小幅的上涨。

8、您刚才说今年四季度猪价会反弹到高点,2023年猪周期才会反转,请问这两者怎么理解呢?

朱增勇:我觉得到今年年底的反弹只是一个季节性走势。因为即便是在猪价下行周期,它有一个季节性走势。为什么判断今年年底猪价有个小反弹,主要的依据第一个就是在今年的10月份和11月份相对而言,整个能繁母猪的存栏跟七八月份相比有所下降。所以到年末的话,整个供给偏紧这种形势会有所好转。另外一个就是去年下半年冷库里积压的冻品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将会逐渐流向市场,并且逐渐被消化。所以下半年,一个是从本身的供给而言,它的供给过剩的这种局面有所缓解;第二就是冻品对于市场的流通会逐渐减缓;还有一个就是随着新冠疫情整个防控形势好转的话,下半年整个消费需求会有所提振。

从周期反转的角度来讲的话,其实我觉得可能很多人对于周期反转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个人的理解,只有供给明显下降了,比如同比降幅超过了5%,才可能会带来新一轮周期。如果它的整个变动幅度只是在正负1%这种变动的话,那只可能是一个小周期的走势。从以往的有监测数据以来的整个的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的变动来看的话,2015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15.6%,才带来了2016年6月份的价格上涨的前期的一个历史高点。

所以从以往的整个周期的变动来看的话,如果是单纯的由于市场价格规律导致的能繁母猪的产能的变动的话,只可能带来一个小周期。就是说它在一定的时间段,比如消费刺激以及政策干预,或者说各方的市场势力在一致的预期之下会出现这种超预期的上涨,比如在去年10月中下旬到12月上旬的上涨。实际上我觉得当时其实猪价存在这种超涨的成分在里边,实际的供需形势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动。这种供需形势并不能解释为什么猪价在短短的八周之内上涨了7元/公斤左右。

所以猪价的反弹,其实除了供需形势以外,可能也会有市场势力凭借当时的一些供需各方面情况,包括市场信心的变动,对猪价的这种反弹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从周期反转的角度来讲的话,如果只是单纯的市场规律导致的这种产能调减,它不会说带来一个明显的这种周期性的持续的上涨。除非猪价下行的时候叠加了一些其他的因素。就像2016年的环保政策,以及像2010年部分区域发生了影响较大的动物疫病以及仔猪流行腹泻。这些因素会导致能繁母猪整个产能的同比降幅超过10%,甚至超过15%,那么在这种状态之下才会迎来一个大的周期。

而且如果你对比这几个周期可以发现,其实这几个周期相对而言创新高并且猪价处于历史比较高的水平的时候,只有2007年和2019-2020年这两次周期,虽然说2011年和2016年两次猪价均创新高,但是可以看出两轮周期的高点悬殊并不是很大。只是说其他一些外部因素导致了当时整个能繁母猪产能的降幅偏大,但是相对而言,它还是处于相对比较合理的适度的水平。但是2007年和2019-2020年这两次无论是猪价处于高点的时间,还是此轮高点跟上轮周期的高点相比,都明显的上涨。就是说除非叠加了一些其他外部的比较大的干扰因素,才会出现这种大的周期。如果说只是单纯的市场规律下的这种产能调减的话,我觉得整个的市场前景可能还没有2011年和2016年反弹的幅度高。当然你从整个成本的角度来讲的话,因为在前几年周期行业的平均成本大概在13元/公斤左右,现在已经提升到了16元/公斤左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如果未来周期反转,如果2023年再按照目前这种能繁母猪产能去化的速度变化,我觉得整个生猪高点的价格可能会回升到20-25元/公斤之间。但是如果没有其他的一些外部因素干扰的话,那么很难涨到25元/公斤以上。

9、去年猪价最低跌到10元/公斤,当月能繁母猪去化2%以上。如果按照您的预测,今年跌破10元/公斤的话,对行业产能的去化是加速的吗?

朱增勇: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分两个方面来看,对于中小规模户而言,他去产能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连续三个月的环比降幅,包括七八月份的降幅都是比较大的。但是从规模场而言,它即便是在最高峰的时期也是低于中小散户的整个产能的去化水平。如果走势跟我们的预判一致的话,那么很可能这个去产能的时间会一直持续到5-6月份。如果走势像去年9月份那样,就跟大家预想的走势不一致,可能在三、四月份出现一波杀跌以后,又在4月中下旬又出现了这种反弹,那么很可能会导致这种二轮反弹的整个的幅度和速度也会比较小。因为相对而言,从出栏量来看,其实在5-7月这几个月相对而言,整个出栏量的水平在全年正常的状态下是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的。那如果是从3月份开始调减的话,我觉得目前整个周期逆转的话,更多的还是要看规模场这部分的整个产能调减的水平,如果大家对于2023年都是一致性的预期,都认为到了2023年会进入新一轮周期的话,那么很可能会有相当一部分的养殖户即便在深度亏损的状态下,就是你跌到了10元/公斤左右的时候,他在这段时间可能还是没有出现这种大幅的调减。如果是这种状态的话,那就意味着可能本轮周期的时间还会进一步拉长。产能的调减更多的还是看养殖户当前的包括今年上半年它整个流动资金的状态。

另外主体之间就要区分,一个是龙头养殖企业,另外一个就是中大型的这种养殖户。如果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这部分养殖户可能他整个调减的速度也不会是特别大的。那么产能调减更多的还是中小散户这部分,无论是他的资金实力,还是说他对市场的反应敏感程度都会更大一些。那从去年它整个产能调减来看的话,我觉得产能调整的速度逐渐增加也是有个过程。如果说三四月份,猪价真的到了10元/公斤左右的话,那段时间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大的调减。但一旦5月份如果猪价出现这种季节性的小幅的反弹,可能这种调减的速度又会有所减缓。所以更多的还是看三四月份猪价创新低以后,假如猪价真的创新低了,当时整个产能调减速度是不是跟我们预期的一样,会出现这种比较明显的下降。

10、请问目前非洲猪瘟对散户的影响还大吗,防控成本如何?

朱增勇:刚好今天我们讨论了一个问题,就是基本上如果你从兽医、兽药的角度来讲,目前基本上每头猪的成本大概是在150-200元之间,冬天用的可能更多一些,夏天的话就用的少一点。夏天每头猪大概是在50元左右,冬天的话就更多一些,大概是100多元。关于非瘟对于整个产能或者中小户的影响,我觉得目前来讲还是分区,就是部分北方地区,像山东的一个地方,可能确实是在2020年的12月份到2021年2月份经历了一场产能的明显下降,不但是这种散户和小户,包括一些大的上市企业在那段时间也遭受了比较大的损失,所以去年上半年有很多的专家对于去年的形势发生了误判。如果是从2021年冬季的一些地方比如安徽发生的新型的动物疫病影响来看的话,我们调查的结果是这种新型的动物疫病,它的致死率比较低。可能当时有一个时间段就出现了一种小白条,跟在发生致病死亡之前提前出栏有关系。另外跟刚发生非瘟时相比的话,当前发生的区域从整个致病的毒力来讲,跟非瘟初期相比的话已经有了明显的下降。

但是对于散户和小户而言,我觉得本身除了非瘟的影响之外,猪价下行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养户因为亏钱,或者说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流动资金的影响,疏于管理,我觉得这个可能比非瘟本身的影响更大。那么这种情况下,本身除了非瘟之外,还有其他的冬季的这种呼吸道的疾病。所以猪价下行的时候,对于散户而言的话,可能包括非瘟在内的这种疾病都是高发的。但从整体产业而言的话,跟非瘟发生初期相比,无论是软硬件环境还是养殖户防控和减少损失度、拔牙的这种措施已经明显的进步,所以整体无论是散户还是中小规模户而言的话,都不是一个影响产业的主要因素。但是可能对于部分区域和部分养殖户而言,一旦出现松懈,可能还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

11、请问去年三季度以来中型养殖场的情况如何?

朱增勇:目前我们没有单独把中型的养殖场给拿出来,就只是把所有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拿出来,监测它整个存栏的变化。刚才提到的就是无论从生猪存栏和仔猪的供给端来讲的话,其实都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反而是逆势增长的。能繁母猪的整个存栏也只是在去年9-10月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其他几个月份相对来讲的话,整个下降的幅度还是比较温和的,特别是二元母猪价格出现明显的下跌以后,一部分的养殖场甚至出现了逆势增加后备母猪这种情况。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的话,即便是2023年产能反转,我觉得也是一个小的行情,不会是一个大的行情。这个我们上次跟企业也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觉得他们的观点跟我们还是一致的,就是小行情、小周期的行情。

12、请问您为什么会觉得能繁母猪同比跟环比相比更有意义?如果您说现在去化7%的情况下,母猪存栏仍高于需求,是不是理论上这一轮周期猪价会跌破历史最低点?

朱增勇:历史最低的猪价,我觉得这个只可能说就是在去年10月上旬的这个猪价。因为历史的猪价,前几轮的话有跌到10元/公斤以下的这种情况。因为我们用的这个数据标准还是按照全国统一的价格来去说的,部分地区可能跌破了10元/公斤,因为以往周期还有每公斤六七元、七八元的时候,那很难讲。为什么说我对于环比的数据没有那么关注,环比它更多的还是代表着未来十个月以后它的供给的这种趋势。比如说从去年八月份开始,能繁母猪的整个存栏开始出现明显的环比下降,就是说在11个月以后,大概在今年六七月份以后,它的这种供给阶段性过剩的局面将会有所缓解,因为市场价格就是这样的。如果说你在供需中一方相对来说变动不大,只有需求变动不大的情况之下,如果说供给出现这种相对收窄的情况,那么很可能会给市场主体带来一定信心,再叠加其他因素,可能这段时间会带来猪价的比较明显的反弹,所以环比更多的还是预测猪价的趋势。

但是对于周期而言,因为周期就意味着它出现这种反转,就是说它不是短时间的这种季节性的涨跌,至少它的上涨要维持在半年以上,那么才真的是这种周期的反转。反转的话,核心还是看能繁母猪,无论是它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远低于或者是低于常态下的水平的10%以上。那如果说它还是在常态之下的一个调整的话,这可能说你供需的形势有所缓解,而不会说对于供需的本质发生明显变动。但是如果说能繁母猪存栏已经恢复到常态的范围之内,比如4,000万头上下。但是它还是持续下跌,因为能繁母猪如果出现这种产能下降的话,它很可能是持续一段时间,就是短期之内它不会说只增减一两个月,它的同比降幅超过10%,那么可能还会继续下降,导致在未来两个月整个同比的降幅超过了10%,达到15%左右。两个条件必须都具备,产能已经调减到了常态水平之内以后,它还出现了这种连续的下降,同比的降幅超过了5%甚至10%,那么它会带来一个新的相对来说大的上涨周期。

如果说它只是在一个高于常态下的水平,甚至只是在4,000-4,100万头之间波动的话,那么它就可能是带来一种季节性的小周期的趋势,因为你本身能繁母猪的供给能力,就是对未来商品猪的供给能力并没有出现逆转。如果说是绝对量下降过度的话,那么才会对未来整个供需产生逆转。而且我觉得本周期跟之前周期相比的话,有一个很不好的例子,就是大家开始用三元母猪在短期内快速的扩充产能,那么在新一轮周期,如果说猪价出现了这种季节性的明显上涨,由于预期进入新一轮的周期,如果没有重大疫病影响,那很可能相当一部分养殖户会再次利用三元母猪,也很可能会导致我们即便出现周期反转,整个猪价处于上涨的时间以及上涨的幅度跟前几个周期相比可能也会出现打折扣的情况。

来源:兴证国际

  • 相关信息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55082850 28505204 52041866 18660326 2022 40113674 36745477 54772859 28592463 24632167 21672782 27822079 18 52100110 01102511 25112979 29790312 03124620 46203220'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483106) and MATCH(title) AGAINST('55082850 28505204 52041866 18660326 2022 40113674 36745477 54772859 28592463 24632167 21672782 27822079 18 52100110 01102511 25112979 29790312 03124620 46203220'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10
  •  相关推荐: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