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法有多牛?以中原地区较为贫瘠的土地养育了整个人类2/5的人口。而且早在更为早期的商周时期。华夏族群的人口基数那是傲视天下的。 在没有热兵器的时代下,谁的人口多,就说明了自己的能力强。 以商代的人口数量来说,那是妥妥的世界霸主。 现代科学发展翻天覆地,jis 这个话题比较庞大。中国的农历结合早期的症候,加上各地特色的农业谚语,配合上日月星辰的观察,形成了互相验证,互相补充的最为实用的一套规律。历经几千人。潜移默化的造福华夏大众。 一、首先是人口的数量。黄色人种的生育能力不是最强的。自然环境不是最好的。但是人口数量一直领先其他。 二、智力水平,在各个领域里华夏圈的智力水平都很高。有天生的,也有母亲的教育,更多的是父亲的严格要求。 柳州的卢俊羽说西方的《圣经》的传播让母亲认字了,在家庭教育中也让子女早早的接触了字。可以说这点就为后世的科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华夏文明也是从历法中,得到了天人合一的概念,思维更宏观,更多的普遍联系。 三、对祖先的祭祀,保持着良好的传承。 我国的历法也经历了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但是其核心逻辑依然没有改变。 一、按月亮的阴晴圆缺一个周期为一个月。每年设定十二个月。 二、借助太阳的规律制定制定出十二个中气,再补充十二个节点。制定出来二十四节气。并规定每个农历月必须有一个中气。如果没有就参用闰月的方式调整。 很多人认为以太阳的二十四节气和月亮阴历是并列关系,其实是补充关系。 有了这个补充,就有了闰月设定的依据。借助太阳的规律。校正以月亮为参考的每年不足365天的不足。 2022年虎年春节到2023年兔年春节是355天。但是以太阳为准的公历,从一月一日到12月31日是365天。整整少了10天。 2023年阴历和二十四节气就发生了,如果不设置闰二月的话。那么这个月就只有一个节气。 2023年为了保证三月必须有谷雨这个中气,所以只能闰二月。 如果不设置闰月,那么2023年的谷雨就是二月初一了。 不仅仅不符合天气规律,历法也乱套了。 人民借助历法的规律,产生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历法乱套了,规律就混乱了。 三、借助症候来佐证历法。 这些自然界的规律,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以此来判断节气。发现更多规律。 四、农谚的出现 各地根据常年的观察,总结出来一些规律。 这种根据现状预判未来的能力,直到今天也没有找出其科学逻辑。 比如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正月十五雪打灯,八月十五云遮月。这种跨度半年的针对某日的精准判断,让人感觉到特别神奇。 还有一个农历的十月25日。 五、设置节点。 农业种植是靠天吃饭,投入种子成本,加上半年的辛苦付出,如果天气不好,可能颗粒无收。 于是就人为的设置节点,对种植预判。 比如六月六看谷秀,如果这个时候谷穗还没有饱满,或者遇到了病虫灾害,那么及时的铲除,抓进补种其他作物,作为补充。以免错过夏季,到秋季无粮可收。 六、借助农历指导发酵生产 中国是食物大国,饮食多样性让整个人类受益。 特别是在发酵上,更是贡献巨大。 现代人知道月亮对潮汐有影响,但是对于人来说较为无感。其他的物体太小影响体现不出来,也许小小的微生物会因为这种微小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不同。 关于制醋的、酿酒的、造酱的都是按农历的规律实施。 比如茅台酒就是严格的按农历的时间安排生产的。 当然这里面的学问没人去管了。 七、农历和人体健康 八、农历和人的命运。西方占星,中国的农历择日、算命也形成了一个庞杂的体系。 九,天干地支记日的分工安排。 农历这种以月为主,以日为辅,添加生活生产经验总结出一套使用方便的历法。 在社会分工上使用天干地支用于朴素的精细化管理。 举例:假如在生产能力低下的夏商时代: 一、今年2022年初八是辰日。就是八龙治水,偏干旱,没有灌溉的时代就要种植耐旱的作物。地垄要适当的加高。 明年2023年一龙治水。那么就不需要地垄了。极度的大涝。在中原地区基本上可以放弃种植了。如果排水不畅的话,基本上就是大涝的灾年,颗粒无收。 那么2024年十龙治水,严重的干旱,地垄做高,争抢多存水。如果是高地,也只能放弃了。 既然知道三年对原始农业的冲击很大,种不如抢,早早的提拔军事人才。补齐武器人员。干旱时发动对水源较丰富的地区进行战争之前的矛盾制造,一定在其粮食收获后发动群众战争。 抢粮抢女人,开pate 大涝时抢较为干旱的地区,找事闹事,合适了一起帮你收割了。抢粮抢女人开pate。 女人都不用担心她跑,跑半道饿的就得乖乖的回来。 灾年依然做到人粮双丰收。你说统治的好不好。 二、因为地球有自身的温度,春天到了,低温还较低,所以感觉到还是很冷。夏至到了,应该是温度最高的,但是地球还没烤透。 所以在夏至后数第三个庚日为三伏天开始。 大家都放下手中工作,凉快一下,不要生病了。大家都去采摘芦苇,玩玩水。编织一下芦苇器具。 冬至后气温下降很快,但是也并不是最冷的时候。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大家赶快行动起来,缝补衣服。往后入九了。 中国的农历使用了两三千年,已经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了。 事实证明其科学有效。现代科学的进入。人们快速的抛弃了农历相信随着细分领域的突破。农历在大家的努力下再次迎来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