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辰八字

1929年故宫公开一张生辰八字,揭开康熙传位之谜,雍正没有篡位1

发布者:游客网友2022-08-02 04:27:36网络娱乐155次

 

皇位的争夺

在清朝的历史上,雍正的皇位到底做得正不正,是一大历史悬案。

在康熙晚年,他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史称九子夺嫡

图:九子夺嫡

最后的结果是,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剩下的参与夺嫡的几位皇子,除了十三阿哥,都不得善终。

所以有人就觉得,雍正的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才把他的几个兄弟都杀了。

那么,雍正的皇位到底来得正不正呢?康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让他继承皇位的呢?

为雍正辟谣,纂改诏书行不通

关于雍正即位,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他篡改了诏书。

当年康熙最看好的皇位继承者,其实是皇十四子胤禵,胤禵虽然是参与夺嫡的这几个皇子中,年纪最小的,但是他聪明绝顶,才德双全,

并且康熙还封他为抚远大将军,命他率兵平定准噶尔。

图:皇十四子胤禵

由此可见,康熙对十四子是寄予厚望的。所以在康熙病重的时候,就写好了诏书,将皇位传给十四子胤禔,并把诏书交给隆科多保管。

谁知康熙驾崩的时候,胤禔还在外打仗呢,而隆科多又是皇四子胤禛的死党,所以两人一合计,便篡改了诏书,将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

照现在来看,其实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只要在识字上面多加一横就行了。

但是放在当时,其实根本行不通,且不说清朝用的是满文,就算是汉字,也是繁体字。繁体字的於可不是十字加一横就可以的。

而且清朝的皇子,在书写的时候,都要加上一个皇字,就像是皇四子、皇十四子。

如果诏书上真的写的是十四子,那也应该是皇十四子,那这样改成皇于四子的话,那就是一个病句了,根本读不通。

而且清朝的诏书,是用满、蒙、汉三种语言都要来一遍的,所以这个诏书想要篡改,还真的没有那么容易。

图:诏书

那么雍正的皇位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康熙是看上了他哪一点呢?

三帝齐聚,得来一份生辰八字

康熙61年,这位皇帝的之争已经进入到了尾声,没想到到老到老,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几个儿子为了皇位明争暗斗。

尤其是皇太子被废后,儿子们的斗争似乎更加放肆了,尤其是皇长子和皇八子,居然暗中勾结朝臣,形成自己的党羽,真当他这个父亲是不在了吗!

加上年纪大了,康熙明显感觉到心力交瘁,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

图:康熙

此时正值春天,圆明园的牡丹在皇四子胤禛的打理下,开得正艳呢,于是他邀请父皇,到他的家里来赏牡丹,放松一下心情。

康熙很痛快地就答应了,因为在这几个有出息的皇子中,只有老四,没有对他的皇位表现出特别的欲望。

在那几个儿子打得正凶的时候,这个老四却整天躲在家里修身养性,练练字钻研钻研佛法,养养花还种种菜,一派闲散王爷的作风,而且他还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做天下第一闲人

不过这个老四虽然平时无欲无求,但是康熙交给他一些任务吧,他还都能非常漂亮地完成。

比如说操办太后的丧事、清查米仓的发放等,康熙都非常满意。

公元1722年三月十二日,康熙来到了圆明园赏花,父子闲聊,非常融洽,这是胤禛突然说道:您的两个孙子,自打生下来还没见过爷爷呢,今年都十多岁了,不如把他们叫来,让您老见见?

十几岁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爷爷,放在康熙身上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康熙的儿子多,孙子那就更多了,一共有97个孙子,康熙到死,见过的孙子也没有一半。

这时候康熙心情正好,便欣然地同意了,于是胤禛就派人把他的两个儿子弘历和弘昼叫了过来。

这也是清朝的三个皇帝第一次同框。

康熙对弘昼没什么印象,但是弘历却让他过目难忘。

只见弘历长得眉清目秀、气宇轩昂,而且见到康熙后,一举一动都落落大方,而他旁边的弘昼就显得有些局促了。

第一眼喜欢后,康熙还考了考弘历的功课,弘历把《爱莲说》一字不差的背了出来,康熙非常高兴,觉得这孩子真是聪明。

在儿子家吃过晚饭后,康熙就回宫了。

几天后,康熙派身边的人来圆明园,问胤禛要去了弘历的生辰八字。

1929年的时候,这份生辰八字在故宫整理档案的时候,还被翻了出来。

这几句话中,几乎囊括了五福中的富贵、长寿、康宁,而且从后世来看,这几点乾隆都一一对上了。

又过了几日后,康熙再次来到了圆明园,走的时候,还把弘历一同带回了宫中,要在宫中抚养。

有人称,胤禛是故意把儿子弘历带给康熙看的,因为那时候皇太子虽然被废了,但是他的儿子弘皙还是深受康熙喜欢的。

儿子虽然被废了,但是孙子优秀,把他立为太子也未尝不可。

胤禛正是看中了康熙的这个心思,于是才把自己的儿子弘历推到康熙面前。

胤禛对自己的儿子还是非常有自信的,弘历从小爱读书,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而是善于骑射,百步穿杨,比太子的儿子弘皙优秀多了。

只不过弘皙从小长在康熙身边,而弘历连见都没见过,他缺的是机会啊。

父凭子贵,弘历深得朕心

康熙把弘历接到身边后,在康熙的最后的日子里,弘历陪伴在侧长达五个月,而这五个月,足够康熙好好认识这位孙子了。

在避暑山庄,康熙让弘历跟他住在一起,几乎是朝夕相处。

吃饭的时候,康熙不忘拣几样弘历爱吃的菜肴,康熙批奏折的时候,弘历便乖乖地站在一旁,给爷爷研磨。

闲着的时候,康熙还带着弘历一起到湖边钓鱼,钓上的鱼还会命人给老四夫妇送过去几条。

在木兰围场围猎的时候,康熙一枪射到了一只大熊,便让侍卫带着弘历走近一些再补上一箭,然而没想到弘历刚刚靠近,那只大熊突然爬了起来朝弘历扑过去。

幸亏康熙眼疾手快,朝大熊又开了一枪,弘历这才脱险。

康熙每每想到都心有余悸,觉得弘历这孩子是在命大,在迷信一点想,弘历不死,这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清高宗实录》中记载,康熙是这样说的:事毕,入武帐,顾语太妃曰:是命贵重,福将过予。

翻译过来就是:弘历的命运贵重,将来会比自己有福气!

此事之后,康熙也不敢让弘历参加一些危险的活动,奈何弘历初生牛犊不怕虎,总是缠着康熙要求打猎。

康熙见这孩子勇敢,喜爱之心便又多加了一分。

不仅如此,康熙还对弘历的生母产生了兴趣,生得儿子这样好,那他的母亲一定有过人之处。

然而历史上的钮祜禄氏原本是出身低贱、在府里干粗活的丫头,因为胤禛一时心血来潮,这才有了弘历。

虽然生下了弘历,但是胤禛对她没多大兴趣,所以在府里也没啥名分。

但是康熙见到钮祜禄氏后,看她虽然长相平平,但是大气,连声夸夸赞是个有福之人。

儿子有福气、母亲也是有福之人,康熙对弘历的喜爱再加一份,反过来说,他对自己的四儿子胤禛也高看一眼了。

图:钮祜禄氏

在朝鲜的官方记录《朝鲜李朝实录》中,康熙临终前对大学士马奇说过:

康熙曾遗言:第四子雍亲王最贤,我死后立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气象,必封为太子。

所以雍正后来能继承大统,除了他本身能力出众外,多少也沾了点他儿子弘历的光吧。

后来弘历当上皇帝后,还时常怀念自己幼时陪伴在爷爷康熙身边的日子。

图:乾隆

弘历也一直把爷爷当成自己的榜样,在位期间治理国家,兢兢业业,不敢怠慢。

甚至为了不超过康熙在位的年限61年,乾隆在第60年的时候就主动退位当了太上皇,可见祖孙俩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康熙对乾隆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

  • 相关信息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1929 36742542 25422512 25122511 25113110 31105027 50275337 53374190 41901929 19291643 16435554 55540312 03122950 29503110 31103121 31214685 46852011 20114627 46275414 54143553'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483442) and MATCH(title) AGAINST('1929 36742542 25422512 25122511 25113110 31105027 50275337 53374190 41901929 19291643 16435554 55540312 03122950 29503110 31103121 31214685 46852011 20114627 46275414 54143553'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10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