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辰八字

四柱方面的书有哪些推荐?

发布者:游客网友2022-06-13 01:01:31网络娱乐156次

 

禄命之学流传甚古,即使到了唐代,李虚中得其大成,推命都是以年为主,到了宋代,才形成了子平之学,推命的重心,由之前禄命法的年柱转变到了日元为中心。是命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的禄命之学,以年为主的模式,渗透到各种术数里面,如三式、风水、选择等,都是以人的年柱为依据。而子平之学用以推人命运吉凶祸福,采用日元为中心,这是从论命的角度定向变革。渊海子平:子平之学殿堂级典籍。子平之学的集大成者,包含系统的原理与方法技巧。可以说从基础架构到十八般兵器、各种常规套路与偏门用法,都有收录。内容比较丰富,很多口诀与赋文,若能够乱熟于心,运用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往往能有精妙之断,直指要害。民间很多盲人对于其中很多篇章都能倒背如流,推命时行云流水一针见血。所以既是研习子平重要基础,也是提升层次、丰富视野、拓展思路的重要功底。但虽然包含重要的基础内容,却不适合现代初学者,基础未入门者大多看不懂,很多甚至觉得不知所云。《三命通会》:亦是子平命学集大成者,收集整理了数百年间子平发展历史,继承发扬,去粗取精,从原理基础到十神、神煞、格局、纳音,将子平古法论命的纲领要旨阐述无遗,清晰完备,可谓命学正统,子平典范。悉心玩味此书,不仅能够抓住子平正统之研习纲领,不致偏离方向,亦能够在细节方面至精至微,画龙点睛入木三分。注意书中的六十甲子日六十时辰断部分,并非毫无理据的让学者按图索骥的套用,而是作者用心良苦,从细微变化之中来揭示命理之精微,一字之差,其中的变化极其微妙,若能悉心玩味,则子平变化之妙,必能乱熟于心。子平真诠:相比较《渊海》和《三命》而言,这些虽然体系丰富但是方法太过繁杂,初学者难以找到具体的入门方法。就像学习书法一样,初学者不可能起步就笔走龙蛇挥洒自如,总得循序渐进遵循一定的模式套路,从基础开始。这样就有了田字格、回宫格、九宫格等练字的方式,从这个格局来掌握笔画与间接结构。而《子平真诠》就和练书法的格子一样,按照格局来对繁杂的子平之学,有一个归类划分,推演的时候可以遵循一定的模式套路,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不断探究变化,进阶提高。所以《真诠》为子平最佳入门书籍,也是进入堂奥的第一把钥匙。穷通宝鉴:是别辟蹊经的另一种论命模式,从自然之道来演绎干支与节令的微妙关系。子平之法注重气、数,而《穷通》正是从干支五行四时宜忌的角度,尤其注重节令寒暖燥湿调侯,根据十干五行之体性,以自然的视角审视所处的状态与所喜所忌之物的影响配合,以定富贵穷通。在达到一定基础之上,可以和其他经典无缝衔接,相互映照。《滴天髓》:古人称为命学圣经,将子平之学, 从纷纭繁杂的各种推演方法中回归到五行的生克制化上面,以五行生克制化为主,简化深奥晦涩的格局神煞之法,注重全局的形象气势与局部的微妙作用联系,从哲学的角度阐微发隐,穷干支之情、通阴阳之变,把干支五行的奥妙变化演绎到极致。等于从花样繁多的招式技法,回归提升到内力巧劲的运用上面,徐乐吾说:此中旧籍,首推《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备精审,后世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如江河日月,不可废者。需要注意的是:1、《滴天髓》的很多章节,每节都是自成体系,是独立的一套法则,同一个八字,可以适用多种法则,从不同的角度来推演看待。2、任铁樵的注解,偏重于病药扶抑,对后世的注解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有些章节,是需要采用特殊的法则来看待,就不能以扶抑病药的观点去解读。任氏的观点与注解,不能用来理解《渊海》与《三命》。 因为《渊海》与《三命》范围更宽,视野方法更丰富,反过来,二者却是可以融汇到《滴天髓》之中,在枝干之上,拓展延伸技法的细腻运用。3、《滴天髓》属于理法的哲学化,不适合初学者,没有《渊海》《三命》《真诠》之一的基础,直接上手《滴天髓》,则会空洞无味,理法无法与技法衔接,停留于注解者的思路之中,以单纯有限的技法角度去解读,是无法进入原著之堂奥。

以上五部经典,是学习子平八字必读典籍,缺一不可,否则无法遨游八字殿堂,直指命学玄微。在此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拓展视野,根据个人时间精力,研习《玉照真经》《李虚中命书》《三命消息赋》《五行精纪》《星平会海》《神峰通考》《千里命稿》《命理探源》《子平精粹》这些古籍及今人书籍著作。

下面简述学习的重点、方向、与容易陷入的误区。

《渊海》和《三命》是汇集各种推断方法的大成之作,可以算是技法大全。如果能够得其要旨,甚至倒背如流,那么也就没有其他典籍的事了,完全可以运用自如,一个八字上手,能够从不同角度剖析论断,横看成岭侧成峰。当然这需要下足功夫,也需要有一定的悟性。在初学阶段如果有人指导,把握主旨循序渐进则事半功倍。

但对于很多学者而言,会觉得格局难以把握,神煞比较繁杂,赋文难以背记。技法太多运用的时候不知如何取舍,或者从何下手。还有推演破译的思路太多太杂,不好把握主次轻重,以形成一个稳定有效、便于上手的推演模式流程。这样就可以从《真诠》入手,从格局来进行划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推演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一步深入到《滴天髓》,以五行生克制化为主,突破格局神煞的教条模式,从全局整体与局部的影响联系,从形而下的技深入到形而上的道,把握子平生克制化、形象气势、点面互动的精妙所在。而《穷通》的理念方法,其实与《真诠》一起,也融汇到了《滴天髓》里面,作为推演的一种角度模式。《滴天髓》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比较灵活抽象,其中的理念用法,如果没有足够的基础学理和通变经验,会觉得比较空乏而无从下手,或者分析判断起来比较笼统含糊,无法作出细节方面的判断。

其实八字命学,在所有的术数之中是属于比较容易上手的,只要悟性、阅历、经验具备,努力钻研,用一年半载完全可以掌握,两三年完全可以登堂入室,逐步提高。很多人之所以觉得易学难精,或者遭遇瓶颈,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与学习的方向、方法,和当前坊间书籍资料的误区有很大关系。现代很多人所谓的研究传统八字或古典命理,其实都是用现代人简化的推断模式,比如千篇一律的从旺衰喜忌的角度去看待理解这些经典,这样的话研究多年只是冰山一角,命学基础素养尚不足以看懂古籍,无法真正领略子平古法的面貌。虽说是研究传统命理,但80%的学者,都没有完整的将上面介绍的五本经典读过一遍,更别说读懂、读透。都是停留在今人的书籍著作或者教材讲义里面,固步自封,以为子平之学,就是简单的确定日元旺衰,然后找出用神,再用这个用神去衡量一切就完事。这种模式方法,与近年八字命学之发展历程有很大关系。

在90年代之前,市面上能够买到的八字书籍屈指可数。民间传承与市面书籍是完全隔离的。90年代后期随着周易热的兴起,一些八字方面的书籍也相继出版问世。但是那个时候,对于半路出家买书自学的易学爱好者来说,阅历水平都有限。所以前期出版的书籍,为了照顾大部分爱好者,内容都浅显易懂,便于简单入门。内容与前面推荐的经典内容相比,自然沧海一粟,虽然古籍经典也能买到,但是未入门者看不懂,还有古文瓶颈。因此入门级别的,从排八字起大运、定旺衰,套断语,这样的书籍炙手可热。看过的人都知道,里面内容都是古籍经典中的断简残篇,很多人掌握了排八字岁运十神和神煞定格基础,但是对于格局和技法这些,大部分人都无从下手。

这时候,一些简化的书籍应运而生。定旺衰,分喜忌、找用神——这种简单容易上手的方法马上大行其道。不断有人出书立说,开班授课,修改完善,延续至今,很多人学习一二十年,都是不断的在今人的著作里面吸取养分,或者被今人以牵着鼻子走的方式解读经典。

很多人这种模式学习了十多年,后面再接触到各种经典,对照古籍里面的分析思路和案例剖析,很多时候会觉得不知所云无从捉摸,自己的理解用法,与古人的模式思路,判若霄壤。这个时候,有的人会醒悟:一直以来自己研究的传统命理,思路与古籍没有半点统一。有的人会自我解嘲:古人理论不完善,我学的是改进的。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神峰通考》一书,全名《神峰通考命理正宗辟谬大全》,为明代张楠(张神峰)所作。作者研习《渊海》半生,未得其要,一朝开悟,辟诸谬说,然后发明创立了五星正谬说,诸格正谬说,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生长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等理论。提出流通病药归秀这几个重要理念。这套方法对于后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至于正宗之说,和其他冠以此名的易学书籍一样,就像去到一个地方买当地特产,打听到了那一片,看到很多家商户,有经验的人,都不会选择装修得富丽堂皇,挂着醒目的正宗招牌那几家,因为真正的老字号是不需要专注于炒作,也不需要头衔与招牌。姑且不说这套正宗如何,但是与《渊海》《三命》相比,用法另类,这点毋庸置疑。在90年代末期,有人对于《神峰通考》一知半解,却把其中病药等部分阉割的学说,嫁接到《滴天髓阐微》简化版的日元旺衰理论中,著书立说开宗立派,奠定了坊间的主流地位,影响至今。

从那个时期开始,凡是看书自学成才,或者参加当时的一些学习班,后面再出师开班者,都受到这种模式的重大影响,或抄袭沿用,或优化完善。以日元旺衰的取用喜忌模式,在很多人手里,成为了论命的唯一方法,而与子平之法,相去甚远。

定旺衰,找用神,分喜忌,这种论命模式还滋生了一个产业链。根据八字喜用,配套服务,卖开运物品、改运资料的店铺遍地开花,也颠覆了人们的观念,很多人受身边的人影响,都想知道自己用神是什么,然后去量身定制一套改运套餐。要是古代先贤有灵,恐怕也会啼笑皆非、叹为观止。

再回到开篇所言话题。经常会有一些命理爱好者问道:请问这个八字身旺还是身弱,取什么为用神?,然后他们会拿着用神这个万能钥匙去通行一切。诸如这样的问题,二十多年间,这样的问题我回答了不计其数,但是每次回答之余,我深感无奈。明明有很多桥、很多路可以走的,但是他们却在河中间问怎么摸着石头过河,我也只能从根据他们当前的情形,遵循他们的思路来回答。子平体系的博大精深,不是用神就可以充当万精油,解决一切的。

很多时候,对于这些的爱好者,我也曾耐心的给他们解释过、指引过,但是收效甚微。一门学问,入门时形成的思维定势,比传销的洗脑还严重,很多人建议他们看看上面的经典古籍,就会发现自己的理解与子平古法的差距,明确后面学习的方向。但是他们即便是耐心的去阅读这些书籍,还是会从旺衰喜忌的角度去理解一切,思维束缚,徒劳无功。

不仅学者如此,那个时代很多自学成才,后来著书立说,开班收徒的大师级的人物,也是日元旺衰强弱平衡用神一条路走到黑,注解《真诠》、《滴天髓》,都是首先用旺衰取用喜忌的观念去看待每一部分的内容。就像重庆火锅吃习惯了,骨子里已经形成了万物皆可涮的思维,再去吃广东菜、湖南菜、江浙菜、陕西菜甚至到了国外,都要以涮的模式来进行,这样很多味道是无法品味的。若以这种观念去看《渊海》《三命》,直接束缚了无法入门。

子平之法,其实是效法自然的推演运用。比如真诠的格局之法,是结合自然社会环境,量体裁衣的拟定利用主题。而日元强弱旺衰平衡(以下简称扶抑法)的这套模式,看起来似乎是一种中庸的平衡之道,但是自然万物,很多从成形的那一刻起,本身就已经是一种自然的平衡状态。这种认知模式,一旦形成定势,学者在推演之时,往往有如强迫症一般,反而与自然平衡的法则相悖。举个例子,比如一棵迎客松,格局法,是围绕如何开发利用而展开;而扶抑法,却是围绕怎么把这颗弯腰扭脖子的树拧直而展开。再如一个葫芦,格局法,是探讨可以用来做什么或者装什么;而扶抑法,则是思考应该把上面那段变粗,还是把下面那段变细,使得上下平衡。还有《穷通》的调侯与扶抑的区别,就像一个人肚子饿了又掉到河里冻僵了,是取暖为先还是吃饭要紧?《滴天髓》形局与扶抑的区别,就像一个胖子感染了新冠呼吸衰竭,是先抢救还是先减肥?还有五行反理,如火克水、木生土之理,无不切合自然之道,又岂是中和平衡之扶抑法则所能涵盖。除此之外,还有神煞、赋论、消息、气象等很多种不同的用法,构成一个立体全面的推演体系。

建议醉心于研究子平传统法则的学者,不要停留在今人的理解运用层面,一定要回归到古籍中,这样才能发现不足,突破瓶颈。把自己平日所用的方法模式,仔细对照《真诠》、《滴天髓》相关的古例,或者《千里命稿》《袁树珊命谱》《林庚白人鉴》这些命例,就会发现,古人先贤推命,思路方法,与目前坊间流行之法,相距甚远。而抛开思维定势,从古籍中开拓视野,纠正误区、调整方向、缩小差距,尤其重要。

以上是子平理法方面,而对于应用方面,有些误区也不得不说。

八字命理,自古以来就是用来推演人的命运吉凶休咎、穷通祸福的学问。然而时至今日,却被一些人不务正业的开发利用,用来择日、看风水、调风水等等,在今人手里,可以说无所不能。究竟是这些人水平真的超越古人,还是用错方向?所谓无知者无畏,就如幼稚小孩,以为爬进坦克就能横扫千军称霸全球,而军事专家只敢理性的说,给我几个航母战斗群,我也不敢如此口出狂言。在世人眼里,有的认为会背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都是大师,都会算八字看风水,更有甚者,技止此耳却自视高人一等,正是这样的理解认知水平,给了很多大师滥竽充数的机会。还有学了几个月八字,就自作聪明的以八字用神喜忌来给人进行各种择日操作,不知隔行如隔山,这种掩耳盗铃的跨界操作,可能会杀人于无形之手。《选择求真·论相主》曰:相主者何?以四柱八字辅相主人之命也。从来皆论生年,不论生日,有论生日者非古法也。廖元素曰:康熙丙辰年间,广州李氏用生命日主择嫁娶日期,误人甚重,后目击其子孙三世疾病,此天报也。至丁丑,新安陈氏也引推命书,用日主以选择,幸江南有识力者众排斥之,故得未行耳。此乃俗术欲眩奇惑众,昧前贤之旨以害于世也。)概造以宅长一人之命为主,藏以亡人之命为主,祭主只忌冲压耳,余可勿拘。而命皆重生年之天干兼论地支,或合官,或合财,或比肩,或印绶,或四长生,或取禄马贵人等格,不冲命克命又补龙扶山,上上吉课也。犹如生人八字,果然财官有气,再合得大格局,其人未有不富贵者,造藏何独不然。择日与子平之学是不同的学理体系与运用层面,千万不可自作聪明的误用,稍有不慎都会造成大患。至于用八字喜用五行来调理风水的,前文已述,这种只能在风水学理的基础之上,做锦上添花之功,而很多时候,舍弃风水之道而全赖八字喜用,犹如如履薄冰而燃薪取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未显其效却祸不旋踵。学术不精,决不可越俎代庖酿下恶果。

很多术数流传甚古,而禄命法以年柱为重的观念,在唐之前,就已经渗透延伸到各种术数之中。比如风水择日中的相主、奇门六壬中的年命等,都是以年柱为依。其法甚古,沿用至今。而今日,一些人学习了子平八字之后,就想当然的把日元为中心的模式充当年命。自作聪明的以为日干为中心更为精细,其他术数亦可套用。殊不知从古至今,只有某某是02年03年生人,或狗年鸡年生人的说法,没有谁报年龄属相的时候会说我是5号的8号的,或者羊日鼠日的。禄命之法,以年为重,是以太阳为重要参照,所以通用于很多术数,作为年命之依据。子平之法,以月为重,重视月令五行深浅与日元影响,所以以日元为中心。日与命,是不同的概念,咬文嚼字,古人智慧岂是浅学脑残之所及。

子平之道,象、数、理、气,取法天地,效法自然。古人之各种推演法则,无不切合自然之道,体现于自然万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哲学辩证关系,所以研究子平之学,不能停留在今人的理论公式上面,注重单纯的技法推演。而是要从古籍中透解古人的自然辩证法则,然后用以今日社会,求同存异,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师法古人,通变古今。

猜你喜欢:生辰八字怎么看_

  • 相关信息
SQL Error: select id,classid,MATCH(title) AGAINST('43365489 54892329 23293570 35702136 21364273 42735148 51483636 36364809 48094538 45382886 28860331' IN BOOLEAN MODE) as jhc from ***_enewssearchall where (id<>481456) and MATCH(title) AGAINST('43365489 54892329 23293570 35702136 21364273 42735148 51483636 36364809 48094538 45382886 28860331' IN BOOLEAN MODE) order by jhc desc,infotime desc limit 0, 10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